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铁血大明:我,崇祯皇帝,只手补天裂 > 第25章 下海经商

第25章 下海经商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檀香,崇祯朱由检正埋首于一份关于陕西流寇复起的奏疏,眉头紧锁,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d?u/a.n_q¢i/n-g-s_i_.¨n`e¨t.

内帑虽然因查抄成国公府得了笔横财,但各处都在伸手要钱,辽东、西北、剿饷、练饷……依旧是杯水车薪。

王承恩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他手中捧着一份塘报,封口处盖着东江镇的飞虎火漆印。他走到御案旁,低声道:“皇爷,东江镇毛文龙,八百里加急捷报。”

“毛文龙?捷报?”崇祯抬起头,这个孤悬海外的总兵,其开销巨大,却在敌后牵制建虏,如同插在皇太极背后的一根毒刺,向来是让他又恨又用的人物。

接过了塘报,拆开火漆,随即瞳孔地震!捏着塘报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七月初七夜,臣率水营精锐,潜渡金州外海……趁浓雾奇袭……焚毁建虏金州卫城外粮仓一十三座……烈焰焚天,火势延绵数里,存粮逾十万石尽付一炬……毙伤鞑虏及包衣无算……缴获建虏哨船三艘……”

崇祯猛地站了起来!动作之大,带的御案上的笔架都晃动了一下。他不再掩饰,脸上那连日来的阴霾如同被吹散,一种极度亢奋的红晕迅速爬上了他的双颊。?零·点*看.书! ?无′错`内_容!

“好!好!好一个毛文龙!”崇祯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一连三个“好”字,一声高过一声,在寂静的暖阁中回荡,“烧得好!烧得妙!烧得皇太极肝胆俱裂!”

“金州粮仓!那是建虏辽南战事的命脉!十万石粮!没了!哈哈哈!”崇祯放声大笑,笑声畅快淋漓,带着一种积郁已久的发泄,“皇太极!朕看你拿什么养你那八旗铁骑!拿什么支撑你攻打锦州、大凌河!饿着肚子去吗?!”

“拟旨!”崇祯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溢于言表的喜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忠勇贯日,智略超群!亲率水营健儿,不避艰险,蹈海深入敌巢,于金州卫焚毁建虏重地粮仓十数座,歼敌无算,俘获敌船,建不世奇功!功勋卓著,朕心甚慰!特晋毛文龙为太子太保,赏银一万两,蟒袍一袭,玉带一围!东江镇有功将士,着兵部、户部从优议叙奖赏,务必重酬!其忠勇壮烈,当昭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太子太保!”王承恩心中微惊,这可是极高的荣誉性加衔,虽无实权,却代表着皇帝无以复加的恩宠和肯定!

“奴婢遵旨!”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接过墨迹未干的圣旨,心中感慨万分。′e/z`k.s\w′.+o′r_g\

他知道,这份来自海外的捷报,如同久旱后的甘霖,不仅浇灌了皇帝焦灼的心田,更将在整个朝野掀起一股短暂的、振奋的波澜。

皇帝的喜悦是真,而这喜悦背后,对这份战功政治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也同样是真,他不信崇祯不会借机搞事。

但崇祯朱由检的目光,却已重新落回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陕西流寇复炽、河南蝗旱、九边欠饷、漕运阻滞……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铅块,压得略有充盈的内帑,似乎又迅速干瘪下去。

“杯水车薪……终究是杯水车薪!”崇祯烦躁地将一份催饷的奏章掷于案上。他深知,靠抄家这种一锤子买卖饮鸩止渴,绝非长久之计。

勋贵们被狠狠敲打了一次,短时间内再难榨出大油水,反而让他们更加捂紧了钱袋,甚至可能变本加厉地向下盘剥。

而那些真正的巨富——江南豪商、盐商、海商,他们的财富深藏于市井繁华、舟楫往来之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简单粗暴的锦衣卫缇骑就能轻易撼动。

这些巨富们但凡把银子挣到手,想让他们再掏出来,难如登天,但他们捂着银子,货币不流通,大家都挣不到钱,底层的人会越过越难。

“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银子掏出来,还要带动就业。”崇祯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近乎偏执的算计光芒。他需要一个源源不断、且看起来不那么“与民争利”的财源,一个能让富人心甘情愿甚至趋之若鹜掏钱的“无底洞”。

崇祯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广、能持续吸金并带动民生的项目。他想起了宫中冬日里热气腾腾的“拨霞供”(类似火锅的吃法)。一个更接地气的点子涌现:御制火锅!

这一次,崇祯不再局限于顶层。他可以让御膳房精心研制汤底配方,以宫廷秘制高汤为基础,加入御药房提供的温补药材,打出“御用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