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龙吟三国 > 第151章 凤雏北顾

第151章 凤雏北顾

隆冬时节的荆襄大地,湿冷入骨。~小¢税·宅~ ¨蕪!错~内!容/襄阳鹿门山中,几间依山而筑的茅舍隐于苍松翠竹之间。窗棂被呼啸的北风刮得咯咯作响,简陋的书案上,一盏孤灯如豆,火苗在穿隙而入的寒风中摇曳不定,将伏案之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庞统搁下手中那卷边角磨损、墨迹犹新的《冀州风物考》,揉了揉因长久阅读而酸涩的眉心。年轻的面容上,那双与平凡相貌极不相称的、如同蕴藏着星河流转的深邃眼眸,此刻正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案头堆积的,除了这卷耗费重金、辗转数道才得来的冀州情报,还有数封字迹迥异却内容相近的书信——有来自邺城故旧隐晦的赞叹,有北方商队带回的见闻,更有潜藏于河北的荆州细作拼死传回的密报。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名字,同一个地方:大将军罗业(字文通),邺城。

“农桑繁盛,流民得所…高顺重组陷阵,陈宫委以重任…宗师巅峰,双麟降世…” 庞统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桌面,“严氏携孤归附,竟得善待…魏延那等狂徒,亦被收为爪牙…罗文通…你究竟是何等人物?”

窗外风雪更急。庞统起身,踱至窗前。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却浇不灭他心中那团越燃越旺的火焰。躬耕南阳?静观天下?不!这蛰伏的岁月已经太久!孔明蠢蠢欲动,已有择主之意。他凤雏,岂甘寂寞?这盘天下大棋,河北一隅,风云际会,气象之新,竟隐隐有龙腾之兆!若这邺城之主,真如情报所言,乃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之明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庞统眼中精光爆射,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犹疑,“凤非梧桐不栖!这邺城,是龙潭虎穴,还是真命潜邸,我…当亲去一钓!”

数日后,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青驴,驮着一个其貌不扬、裹着臃肿旧棉袍的“寒酸书生”,吱吱呀呀地踏上了北上的官道。,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庞统刻意收敛了那份属于“凤雏”的卓然气度,将自己伪装成一个郁郁不得志、欲往河北碰运气的寻常士子。

驴背上挂着一个破旧的竹制书箱,里面除了几卷书,最显眼的便是一根通体乌黑、非金非木、造型奇古的青铜鱼竿。竿身刻满了细密繁复、难以辨识的云雷纹路,竿梢系着一根晶莹剔透、细若发丝的冰蚕丝线,末端却无钩无饵——此乃庞氏家传异宝,“寒江钓叟”竿!非为渔获,专钓人心、气运!

北地的严寒,远非荆襄湿冷可比。朔风如刀,卷着鹅毛大雪,将天地染成一片混沌的银白。官道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老青驴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着,鼻孔喷出大团白气。庞统蜷缩在驴背上,旧棉袍落满了雪,眉毛胡须都结了一层白霜,看上去落魄不堪。然而,他那双隐藏在破旧毡帽下的眼睛,却如同最精密的罗盘,贪婪地捕捉着沿途的一切。

越靠近冀州,景象便越是不同。官道之上,虽积雪深厚,却可见穿着统一号衣、手持铁锹扫帚的民夫在奋力清扫,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供路人歇脚、燃着炭火的简陋草棚。路旁村庄的屋舍,虽非富丽堂皇,但大多屋瓦整齐,烟囱冒着温暖的炊烟。

更令庞统心惊的是,在一些开阔地带,竟能看到被组织起来的青壮,冒着严寒,喊着号子,用简陋的工具开凿沟渠、平整土地,为来年春耕做着准备!风雪中,那些劳作的身影虽显艰辛,脸上却无麻木绝望之色,反而透着一股对未来的期盼。′E~Z/小-税_徃* _芜′错\内.容!

“百姓不畏寒,而畏无希望。此间吏治,竟能驱民于风雪之中犹自奋进…不简单。” 庞统心中暗忖,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朝廷大将军的评价,又悄然拔高一分。

风雪交加中跋涉月余,邺城那如同洪荒巨兽般匍匐于雪原之上的巍峨轮廓,终于映入眼帘。巨大的城池银装素裹,护城河尚未完全封冻,奔流的河水蒸腾起大片白雾,与漫天飞雪交织,更添几分雄浑苍茫。巨大的城门在风雪中洞开,如同巨兽之口。

临近城门,景象越发清晰。城门税吏缩在搭着厚厚毡帘的棚子里,一边呵着冻僵的手,一边一丝不苟地核对着入城商队的货物清单,收取税赋,态度虽因寒冷而略显僵硬,却无刁难勒索。守城士卒甲胄外罩着御寒的皮袄,挺立如松,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行人,检查路引文书,秩序井然。

庞统牵着老驴,随着稀疏的人流缓缓靠近。他这副落魄寒酸模样,立刻引来了守城士卒的注意。

“站住!路引文书!”一名年轻士卒上前,声音被寒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