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凌晨,当沈昭正在整理最后一批实验记录时,电脑突然弹出一条匿名消息:"铜矿源头己暴露,建议立即启动B计划。"
晨光初现时,沈昭站在新落成的智能工厂控制室里。巨大的屏幕上,十二台自动化设备正在同步运转,将周师傅的古老配方转化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陈海指着实时数据说:"看,第五批次的良品率己经达到92%,比预计提前了半个月。"
项目组的年轻工程师小林突然惊呼:"沈博士,快看新闻!"国际半导体协会的官网上,一则声明正在滚动播放:鉴于中国企业在成熟制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重新评估技术出口管制清单。
一周后的全球芯片峰会上,沈昭作为特邀嘉宾登台演讲。当她展示出那枚刻有"DAY7-001"标签的晶圆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在问答环节,一位外国记者尖锐提问:"沈博士,您如何回应关于贵公司技术来源的质疑?"
沈昭从容地调出一段视频:陕西考古现场,工作人员正从青铜器上提取千年铜锈样本。"这是我们的灵感来源,"她指着显微镜下的铜锈结晶结构,"但真正的突破,在于将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峰会结束当晚,沈昭收到了一封来自ASML前CTO的邮件。这位退休的业界泰斗写道:"你们证明了工艺创新没有国界。或许,我们该谈谈合作了。"
回到深圳的飞机上,沈昭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出神。陈海递给她一杯茶:"想什么呢?"她接过茶杯,看着杯底沉淀的茶叶舒展开来:"我在想,下一个技术节点,我们或许可以从《本草纲目》里找找灵感。"
飞机开始下降,深圳湾的轮廓渐渐清晰。远处,新建的芯片产业园灯火通明,宛如一颗镶嵌在海岸线上的璀璨明珠。沈昭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新项目文档的第一行写下:"天工开物2.0——生物制程探索"。
降落后,她的手机收到周师傅发来的消息:"丫头,我在老家发现了一本明代的《冶铸图说》,里面有些配方很有意思。"随信附带的照片上,泛黄的书页间画着精巧的冶炼图谱,那些线条在阳光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沈昭微笑着收起手机。她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技术对话,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