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驱散了殿外深沉的夜色,却驱不散弥漫在君臣心头的凝重。′k!a-n!s`h′u^c_h¢i,./c+o\m¢狄仁杰的奏报条理分明,字字千钧,将“影先生”余孽勾结外邦、图谋不轨的惊天阴谋,以及柳无眉以身涉险、传递关键信息、最终在狄仁杰周密部署下被彻底粉碎的整个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女皇武则天面前。
> 武则天端坐御座,凤目低垂,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扶手。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那股无形的血腥与硝烟气息。案牍之上,是狄仁杰呈上的详细卷宗、缴获的密信以及残余的“蛇灵”标识。良久,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阶下肃立的狄仁杰、李元芳、曾泰,最后,落在了静静侍立在一旁,脸色依旧带着几分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的柳无眉身上。
> “狄卿运筹帷幄,元芳、曾泰戮力同心,方使社稷转危为安,此乃大功一件。”武则天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威严,却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后怕,“更难得的是,柳姑娘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甘冒奇险传递讯息,功不可没。”她的目光在柳无眉身上停留,那份赞赏与探究交织在一起,“若非柳姑娘的机警与牺牲,恐难及时洞悉其奸,后果不堪设想。”
> 柳无眉微微欠身,声音平静无波:“陛下谬赞。民女不过是尽己所能,偿还一份亏欠,也求一个心安。此间事了,心愿己了,不敢居功。”
> 武则天凝视着她,那平静之下掩藏的坚韧与超脱,让她心中微微一动。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 “柳姑娘医术精湛,胆识过人,更有悬壶济世之仁心。”武则天声音放缓,带着一丝难得的柔和,“此番立下大功,朕心甚慰。宫中太医署正缺此等良才,不知柳姑娘可愿留在宫中,担此重任?朕必以国士待之,亦可使你一身绝学,惠泽宫闱,福泽万民。”
> 此言一出,殿内几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柳无眉身上。留在皇宫,成为御医,这几乎是天下医者梦寐以求的荣耀与归宿,更代表着无上的信任与恩宠。李元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曾泰则流露出理所当然的神情。狄仁杰依旧垂手侍立,面色沉静如水,仿佛早己料到女皇会有此一问,深邃的眼眸中却掠过一丝了然,静静地等待着柳无眉的回答。
> 殿内烛火跳跃,将柳无眉纤细的身影投在地上,拉得很长。她抬起头,迎向女皇审视的目光,那双经历过无数风雨、看透世情炎凉的眼眸里,没有丝毫的激动或惶恐,只有一片澄澈如秋水的淡然。
---晨光熹微,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巍峨的神都洛阳。昨夜的惊心动魄与紫宸殿内的暗流涌动,似乎都被这新生的曙光悄然抚平,只留下宫墙深处沉淀的肃穆与街市上渐渐升腾的烟火气。
柳无眉婉拒女皇恩旨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知情者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紫宸殿内短暂的沉寂后,柳无眉那清越而坚定的声音清晰地响起:
“陛下厚恩,无眉铭感五内,惶恐之至。然,民女乃江湖漂泊之人,习惯了山野清风,市井烟火。一身微末医术,源于家传,本为济世活人,非为功名利禄。此番襄助狄公,一为洗刷家族沉冤,二为苍生免遭涂炭,非敢贪图富贵荣华。如今,陛下圣明烛照,狄公明察秋毫,家族冤屈昭雪有望,民女心中块垒己消,再无牵挂。余生惟愿一袭布衣,一柄药锄,行走西方,悬壶于市井,问诊于乡野。宫禁森严,非无眉心之所向。恳请陛下体恤民女一片愚诚,允准无眉……浪迹天涯。”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与超然。没有慷慨激昂,只有平静的陈述,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武则天凤目微凝,审视着阶下这个看似柔弱,骨子里却倔强如竹的女子。她见过太多人对权力的渴望,对富贵的追逐,却极少见到如此干脆地拒绝唾手可得的荣华与通天之路。柳无眉眼中的澄澈和那份对自由的执着,让她在帝王威仪之外,感受到了一种无法用权力撼动的力量。
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在武则天眼中闪过,随即化为更深沉的欣赏。她缓缓颔首,威严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少有的温和:“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柳姑娘心系苍生,志在西方,这份仁心与洒脱,朕甚为嘉许。既然去意己决,朕便不再挽留。狄卿。”
“臣在。”狄仁杰躬身应道。
“柳姑娘于国有大功,更兼医术通神。她既志在云游济世,朕赐她黄金百两,良马一匹,御赐‘仁心圣手’金匾一副,准其悬挂于她行医之处。另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