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尝试
杨柳站在砚柳院的回廊下,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发呆。_?*小?%±说/?宅?3 ¥°首¥ˉ发?!
这是赵声砚离开后的第二天,周日,整个院子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她发现自己有些低估了和赵声砚分离带来的影响。
转身准备回屋时,杨柳的余光瞥见西侧一间常年锁着的房门半开着。
她记得那是个堆放杂物的房间,怎么今天开了?
推门进去,杨柳惊讶地眨了眨眼。
原本堆满旧家具和箱笼的房间焕然一新,靠墙砌了灶台,崭新的铁锅挂在墙上,旁边整齐摆放着油盐酱醋各种调料。
这分明是个厨房。
杨柳惊讶地抚摸着光滑的灶面,铁锅擦得锃亮,旁边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油盐酱醋。
她这才想起,昨晚老陈似乎提过一句“二少让人把厨房收拾出来了”。
赵声砚临走前什么都没说,却悄悄为她准备了厨房。这个认知让杨柳心头一暖,他总是这样,不声不响地为她安排好一切。
“不如今天自己做顿饭?”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
自从离开合水村来到北平,她几乎没再下过厨。在赵家有大厨房,嫁过来后有佣人做饭,她的手艺早就生疏了。
杨柳站在灶台前,努力回想在合水村时做过的菜式,却发现记忆模糊不清。~q·u`s·h.u¨c*h,e`n¨g..^c\o?m`那时候做的饭菜不过是勉强能吃罢了,哪谈得上什么厨艺。
正踌躇间,她忽然想起赵声砚书房里那本《养生食谱》。
她快步来到赵声砚的房间,推门进去,熟悉的墨香扑面而来。书桌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仿佛主人随时会回来使用。
这时,书桌上的一张便条被风吹得轻轻飘落,杨柳弯腰拾起,展开一看,是赵声砚的字迹:
【照顾好自己,记得常来信。】
字迹有些匆忙,想必是临走前匆匆写下的。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杨柳平静的心绪又开始起伏。
她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字迹,把便条小心地夹进日记本里,又从书架上取下那本食谱。
翻开泛黄的书页,书页间还夹着几张纸条,上面是赵声砚俊逸的批注:
【此汤滋阴润肺,宜秋日食用】
【你体寒,可以多加姜片】
杨柳将纸条贴在胸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甚至可以想象到赵声砚写这些字时候的表情。
心中的愁绪一扫而空,杨柳拿着菜篮子,准备出门买菜。
刚走了两步,隔壁院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藏青色短褂、黑色长裤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
“二少奶奶要去买菜吗?我陪您一起去吧。”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眉眼清秀,举止利落。?E?+_Z&小e说[网>,¨ @¥首·发,°[
杨柳认出这是赵声砚留下的护卫之一,叫赵婷,是五人中唯一的女性。
她点点头:“好啊,一起吧。”她顿了顿又说,“不过别叫我二少奶奶了,太引人注目。叫我名字就好。我看你年纪和我差不多。”
赵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平静:“是,杨柳。”
不过早上七点多,明德桥下的早市已经热闹非凡,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还带着晨露,活鱼在木盆里扑腾出水花。
“对了赵婷,中午要不要来砚柳院吃饭?我叫上老陈他们一起,尝尝我的手艺。”杨柳突然提议。
赵婷脚步一顿,连连摆手拒绝:“这怎么能行?哪有主子给下人做饭的。”
“现在是新社会了,哪还有什么主子下人的?”杨柳笑道,“你看老陈他们,其实这只是一份工作罢了。”
“我和他们不一样。”赵婷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我是被二少爷救的。那年我被山贼抓去,父母都死了,后来二少爷剿匪时把我救出来。我无依无靠,从那时起,二少爷就是我的主人。”
她转头直视杨柳:“您就是二少奶奶,也是我的主人。”
杨柳被这番突如其来的剖白震住了。
她早知赵声砚曾带兵剿匪,却不知还有这样的故事,看着赵婷倔强的眼神,她知道一时难以改变对方的想法,只好无奈地摇摇头:“随你吧。不过午饭还是要来吃的。”
到了摊贩前,杨柳拿起一把翠绿的豆角,学着旁边大娘的样子掐了掐根部:“这豆角怎么卖?”
“三文钱一斤。”满脸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