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木匠皇帝?那都是刻板偏见 > 第719章 苦金久矣(下)

第719章 苦金久矣(下)

同一时间,鸦鹘关。-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

作为扼守清河城,把控赫图阿拉的咽喉要塞,这座雄关要塞自打建成之日起,便成为了大明和建州女真彼此攻讦争夺的核心所在。

对于朝廷而言,只要守住这鸦鹘关,便可确保清河城无虞,继而让身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的女真鞑子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建州女真而言,唯有拿下这鸦鹘关,方才能够避免重蹈成化年间被"犁庭扫穴"的覆辙。

为此,女真老酋努尔哈赤在决定起兵叛乱之后,率先对准的目标便是这地理位置险要的清河城,以及易守难攻的鸦鹘关。

...

"启禀将主,卑职等人偷偷打探过了,如今清河城中的守军皆是以降军和蒙古鞑子为主,守将好像是唤作刘兴祚.."狭长幽静的峡谷内,几名寻常百姓装扮的士卒神情严肃,昂首朝着坐在巨石上的贺世贤和尤世功两位宿将汇报。

闻听此话,本是席地而坐的将士们纷纷起身,脸上露出了厌恶和惊怒的神色,恨不得即刻兵临清河城,与那些数典忘祖的"汉奸"算账。

自万历西十西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以来,百万辽民为之流离失所,不知多少无辜百姓惨死在那些女真鞑子的铁蹄之下。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此等血海深仇之下,为何昔日并肩作战的袍泽依旧甘愿任由女真鞑子驱使的"奴才"。\小`说^宅_ !吾~错′内.容?

如若说大敌当前,不得不"委曲求全",于乱世中求得苟活倒也罢了;可如今建奴倾巢而出,这些留守的"汉奸"完全可以像昔日投奔皮岛东江镇的流民百姓一样"弃暗投明"。

没有在意身旁义愤填膺的兵士们,右臂微微有些僵硬的贺世贤眼神深邃,继续听着眼前岗哨的汇报:"另外卑职还了解到,这刘兴祚早在二十余年前便投奔了努尔哈赤,但好像一首不得重用,也没领过兵.."

"如此说来,这刘兴祚的手上没沾过血?"像是抓住了某个关键点,一首默不作声的辽东总兵尤世功猛然接过话茬,声音略有些兴奋。

投奔努尔哈赤多年,手上却一首没有沾过血..

这刘兴祚倒是有点意思。

"将主所言甚是,咱们此前从未听过这刘兴祚的名号.."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在场的几名夜不收纷纷点头应是,眼眸中也闪过一抹耐人寻味的神色。

他们这些人作为尤世功和贺世贤的"标营亲兵",大多是在这辽地土生土长的兵士,而非是在"萨尔浒之战"过后,由全国各地选拔至此的九边精锐。

换句话说,他们对于辽东局势和历史的了解,远远胜过其他袍泽。·3!0-1^b+o′o+k`..c!o-m*

假若连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刘兴祚的名号,足以证明其人在女真人内部并不受"重视",起码不像那李永芳和佟养性一样人尽皆知。

"尤将军,要不派人去接触一下?"短暂的沉吟过后,性格急躁的贺世贤便是扭头朝着身旁并肩作战多年的袍泽询问道,一双虎眸也是随之投向远处若隐若现的城池。

这清河城虽然在前些年的战事中遭受重创,城墙甚至一度为之倒塌,但因其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努尔哈赤在将其攻破之后,又转手派工匠予以修缮,让其重新恢复了原有的模样。

若是拿在场将士的性命,去拼一座本就应归属他们大明的城池,未免有些不太划算呐。

"城中守军有多少人?"

在贺世贤殷切眼神的注视下,尤世功微微侧身,重新将目光投向平日里最受自己重视,还曾得到过经略大人嘉奖的几名"夜不收":"可有真鞑子?"

虽说那些数典忘祖的汉奸在投降了女真人之后,也剃发易服,留起了那令人作呕的"金钱鼠尾",但无论是朝廷,亦或者女真人自己,都将其视为"假鞑子"。

"回将主的话,城中守将估摸着有个五六千人.."

"卑职等人仅在城门附近瞧见了数十名真鞑子,想来真鞑子的人数不会太多.."

"做得好,且先下去歇会吧。"满意的点了点头,尤世功挥手示意眼前的兵卒暂且原地休整,并开始于心中默默盘算。

如今努尔哈赤倾巢而出,大有一举吞并辽南的架势,清河城中的建奴必然会随同作战,即便有"真鞑子"留守,想来也是那老弱病残,人数不会太多。

怎样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座扼守赫图阿拉咽喉的城池,从此将建州女真扼杀在山林之间,再不敢随意倾巢而出?

"尤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