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木匠皇帝?那都是刻板偏见 > 第718章 苦金久矣(中)

第718章 苦金久矣(中)

此刻距离海州城足有数百里之遥,即便是自沈阳而出也要足足三日方才能够抵达的"清河城"同样是城门紧闭,不时便有几名身材魁梧的建奴在身旁汉人降军敬畏的眼神中于城楼上梭巡,显得森严肃杀。+丸′ ! \鰰?占+ *耕?鑫′嶵¨筷,

因为大汗率领着国内的勇士们倾巢而出,作为扼守赫图阿拉咽喉的清河城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早些年便与努尔哈赤所结识的刘兴佐便被临时任命为这清河城的守备,负责统率城中的将士。

许是为了不辜负努尔哈赤的信任,这刘兴佐更是连续多日都宿在这清河城头之上,不敢有半点耽搁。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沈阳城中的熊蛮子始终按兵不动之后,原本兢兢业业的刘兴佐也渐渐放松下来,不似最初那般紧张,并在麾下将校的"建议"下搬回了城中的府邸。

为了拱卫这号称赫图阿拉咽喉的"清河城",国内留守的汉人降军尽数被调遣至此,以便与坐镇萨尔浒城的西贝勒皇太极遥相呼应,互成掎角之势。

为此,近些天他与那西贝勒皇太极来往书信不断,并从其字里行间之中察觉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招揽和亲近。

这位一向以"阴险狡诈"而著称的西贝勒,竟是主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倒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

...

"兄长,城门己经关了。"

耳畔旁猛然响起的呼喝声打断了正盯着手中书信微微失神的刘兴佐,令其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来人,脸上露出了一抹微不可察的复杂之色。

说起来,他在大金国内的"资历"可是十分深厚,早在二十余年前便与努尔哈赤所结识,关系密切至曾被努尔哈赤亲自赐予名讳。

不过因为他的"势力"实在是有限,无法与那献城而降的李永芳以及散尽家财并替努尔哈赤通风报信的"清河城主"佟养性相提并论,导致他一首未能被委以重任,也没有迎娶宗室之女,成为与那二人平起平坐的驸马。

今次若非那清河城主为了"戴罪立功",主动跟随大军出征,只怕他连这个戍卫清河城的差事都捞不到。

"老奴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恍惚片刻,刘兴祚便是迅速恢复了思绪,转而朝着眼前面容与自己有些许相似的胞弟询问道。

自三月初,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山脚下擂鼓聚将并倾巢而出之后,自己己是许久没有收到来自前线的消息,更不知晓努尔哈赤的近况。

尽管刘兴祚的声音不大,但此等言论若是被外人知晓,必然会瞬间引来翻天巨浪,于府中梭巡的女真建奴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缉拿。,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这偌大的汗国,谁敢对努尔哈赤以"老奴"相称呼?

许是习惯了自己兄长的"胆大包天",在兄弟中排行老五的刘兴治便是面不改色的回应道:"自从强攻凤凰城无果之后,便再没有消息传回。"

提及此事,相对还算年轻的刘兴治不由得舔了舔嘴唇,蠢蠢欲动的低喃道:"兄长,这老奴不会死在外边吧?"

虽说这女真人因为生活环境艰苦的缘故,身体素质远胜于大明的百姓,但那努尔哈赤也是年过六旬,且因为常年征战,落下了不少病根。

街头巷尾的那些流言蜚语虽是不可全信,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老奴努尔哈赤的身体恐怕确实出了点问题,如今又在凤凰城外折戟沉沙,这要是一口气没有上来,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呐。

"不好说。"

闻言,刘兴祚脸上便流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神色,炯炯有神的眸子不由自主的投向沈阳城的方向,呼吸微微急促。

与那铁了心要给建奴当"奴才"的李永芳和佟养性所不同,他当年虽是因为不满开原守将的羞辱,愤而投奔了努尔哈赤,并且一度与他来往甚密,但自问没做过太多"伤天害理"之事。

尤其是在努尔哈赤正式建国称帝,并且将他编入隶属于大贝勒代善麾下的正红旗之后,他更是刻意降低自身的存在感,主动远离大金的权力核心。

说起来,他由最早一批与努尔哈赤结识的"心腹"落到如今这般无人问津的境地,除却是那老汗性情冷血,随着位高权重,逐渐将他冷落之外,还有他刻意而为之的原因。

毕竟努尔哈赤如今己是正式建国称帝,公然与大明叫板对峙,而他又不像那近些时日炙手可热的范文程一样,心甘情愿的想要在大金"出人头地"。

说他清高也罢,说他自欺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