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追认为烈士。"
"陈书记,不能这样说。"李维民苦笑道。
"每位公职人员入职时都有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但这能掩盖犯罪事实吗?"
办公室陷入沉默。
陈家父子坚持为陈光荣争取正义,而李维民坚决反对。
省厅领导在一旁静观其变。
双方僵持不下时,厅长王志雄笑着调解:
"陈老,您有些越权了。"
"越权?"陈福忠震惊。
"您越界了。"王志雄温和但坚定地说。
"李维民是专案组组长,这是部里和省厅商议决定的。"
"他调查案件理所当然,不能因涉及您的儿子就网开一面。"
"这不是应有的态度。"
"即便是天子犯法,也应与庶民同罪。"
"陈光荣是受害者,我们应当相信李维民能够查明 ** ……"
"不过,陈光荣所犯下的过错,也必须彻底查清。"
"事情总要有黑白分明,更何况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陈光荣是因办案而遇害的。"
"您觉得呢?"
"我坚持这个观点,即便是在粤东省府的核心会议上也会如此表述。"
"身为领导者,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又怎能解决东山地区的问题?"
语气像是在劝慰老友。
这一番话让陈福忠和陈文泽父子情绪低落。
他们原本打算通过指责李维民来展示立场,借此震慑现场的省厅领导。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以往依靠权力压制法律、以情感化解纠纷的方式己不再奏效。
陈福忠深切感受到,陈光荣的去世只是一个开端,专案组不会停止对东山地区的调查。
最终,他们可能也无法逃脱责任。
"爸!"
陈文泽也意识到这一点,拉起父亲说:"走吧,去看看光荣。" 陈福忠沉默着,拄着拐杖缓缓站起来。
首到走出办公室,他都没有再理会王志雄、李维民等人。
---
与此同时,坐在工位上的祁同炜始终低着头,专心书写。
他模仿林天昊的笔迹,尝试写下多篇文章。
渐渐地,越写越接近原作。
终于,当他能完全复制林天昊风格时,他又展开一张新纸,重新开始。
林天昊学历不高,连中学都没念完。
由于写字不多,他的字体杂乱无章,宛如鬼画符。
要模仿这样的笔迹反而容易许多。
祁同炜按照林天昊的性格,开始撰写遗书。
字里行间尽力模仿他的语气,充分表达绝望中复杂的情感。
描述了在医院里的最后一天,感受到即将被杀害的恐惧。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话语中满是对母亲的牵挂,暗示自己后悔制 ** 品。
当铺垫完成后,他又加重对母亲的感情打击。
例如提到想成家立业、希望家人抱上孙子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