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要保密,徐爱卿你是想找几个户部的主事来算账是吧?”
徐铎点了点头。
朱元璋也没有强人所难,只提出了一点要求。
知情的官员越少越好。
干活的能力越强越好。
“那么保密的那部分材料臣与薛尚书亲自核算,剩下的便交由夏主事来,陛下认为如何?”
“夏主事?就是上次那个发现篡改数额做假账的夏主事?”
徐铎忙不迭地应声称是,心里替小夏感到高兴。
能让陛下记住的人,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行,就他了,叫他进宫。”
朱元璋让徐铎和薛祥搬着椅子,围着一张新桌子,开始脸面脸地核算。
这样沟通起来更加的方便。
但平时六部尚书,都是一部主管,可没有这样对接差事的时候。
恰好赶到了休沐不必去衙署,去替下官决定差事,这才有了新的合作机会。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一眼,很快投入到状态的二人,心想:要不咱再合计合计,每月专门抽出几天,让六部尚书们聚在一起对接工作?
“陛下召臣前来,是为了温州之案吧?”
刘惟谦的话,让朱元璋收回发散的思绪。
他则带着一摞查封己久,边缘掉渣的卷宗,往平时批阅奏疏的空桌上一扔。
“咱相信刘爱卿一定会秉公处置的,只是这处置的效率,确实要高一些,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地方百姓也不可一日不见坐守衙门的青天大老爷。”
朱元璋说“青天大老爷”时讽刺的语气,让刘惟谦心头一颤。
他连忙拱手表态:“既然陛下要急办,臣出了宫,便召集在值的官员,立即批阅剩余的卷宗。”
其实刘惟谦在量刑复核的时候,也受到了一些亲友们的影响,虽然没有延误复核的进度,但也难保给了下官一些犹疑不定的错误示范。
再加上不少京中官员,还在走刑部其他官员的路子,复核推进便慢了一些。
刘惟谦正想着,要召集哪些正在休沐的下官,与他一起处理案情,突然感觉头皮发麻。
抬头一看,陛下一双虎目,正略带玩味之色地盯着他瞧个不停。
“陛下,还有事要臣去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