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咱,咱还想问你呢。¨5′0′2_t¨x^t\.,c\o·m/”
朱元璋手指着吏部尚书,相当于明示了。
刘惟谦一下子反应了过来,脸色发白,颤声解释。
“陛下,不是臣不用心做事,你知道的,臣向来……”
“咱知道,所以咱给你一次机会,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之前朱元璋就让刑部抓紧复核温州一案的刑罚。
别说温州落马的大小官员加起来有百人之多,就算是整个温州官场的官员全在记录名册上,它刑部就是专门管这种事的,想按照刘璟查办、汤和审批的原卷宗,看完盖个刑部复核的章很难吗?
难的不是办事,而是人心。
朱元璋也不是无情的木头模子,他知道朝堂上除了尔虞我诈,还有人情世故,可温州案复核完的所得,还要纳入国库,增加抗倭的军费,来弥补那些罪官的过错,所以,他可等不及刘惟谦再慢慢考虑,慢慢醒悟。
“扑嗵!”
刘惟谦首接从椅子上,滑跪到了地上。
“陛下开恩,臣、臣是一时糊涂,没有督促手下官员尽心办差,更是心中生疑,担心牵涉甚广,有人翻案,这才耽误了一些时间,还请陛下给臣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就对了嘛!”
朱元璋上前,亲自把刘惟谦给扶了起来,笑呵呵的说着。!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往后你再有什么疑虑,你就跟咱说,别人要是敢为难你,你也跟咱说,咱最中意你这个刑部尚书,还不舍得换人,你这章还得盖几天?”
“臣会召集所有官员回来督办,一天一夜,明早便能批复完!”
刘惟谦也是豁出这张脸去了。
宁可让手下官员埋怨他,惹怒了一些人,日后行差踏错一步被人弹劾受反噬,也比被陛下敲打强。
陛下以前就是雷霆手段,如今又学会了刚柔并济,浑身上下都是心眼。
往后他就像陛下身边的毛骧一样,陛下往哪指,他的劲就往哪使。
“臣告退!”
“去吧去吧。”
打发走了刘惟谦,朱元璋看向新提拔的吏部尚书。
“爱卿,咱想精简温州的地方官员,以如今剩下的这些官员为核心,该提拔的提拔,该升的升,至于一些用不着的清闲部门,顺势就撤销了,咱知道你刚上任,这事办起来棘手,咱特意查了书架上能找到的浙江地方志,找了几个典范,你瞧瞧。”
吏部尚书看了一眼老得掉渣的地方记载,嘴角狠狠一抽。
陛下可真够狠的。
他刚才还想着询问,温州案了结,空缺的地方官员怎么替补呢。-三·叶,屋_ -罪?欣`璋¨結/埂¢鑫?哙.
这下好了。
不用他操心了。
但他需要看完这些前朝、前前朝的地方志,去寻找陛下撤销地方官员的理由。
这事就不应该交给他来做,因为最擅长干这种事的人,是牛谅!
“爱卿觉得温州地方官员能裁减几成?”
“臣认为经手各级文书的官员,可以裁减三成,但负责民生和巡防工作的,可以增加两成。”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减少那些天天在衙门里待着喝茶聊天逛青楼拿好处的,增加办实事的人手。
别看上下只差一成人,可俸禄相差不止一成。
“那爱卿就要针对温州这种改变过的官员组成,重新设定考核的标准,咱不是让你决定,你空了想想,想好咱让刘老先生瞧瞧,要是刘老先生方便,你也可以自行去请教他。”
吏部尚书明了。
出了宫就去刘府拜访。
目送吏部尚书离开以后,朱元璋的视线定格在了兵部尚书,刘仁的身上。
刘仁最近没有什么烦忧的差事,坦坦荡荡地等着陛下问话。
谁知陛下上一来,就给他制造了一个大麻烦。
“刘爱卿啊,咱想改革一下军户制度,还有就是,你跟徐爱卿看看,哪里的驻防地点,能够开荒,咱以后养的兵马多了,将士也越来越多,国库没那么多银钱,还有,哪怕有银钱,有些驻地运送粮草不方便,咱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让将士们练兵之余去种种地,多出来的收成朝廷和他们一起分。”
这事又不是朱元璋开的先例。
刘仁倒是有史可供依据。
只是,全国别说荒地了,连许多良田都被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