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窗外的景象逐渐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低矮的老式居民楼。^r-a+n+w-e¨n!z!w′w′.`c_o`m¨明远看着手机地图上闪烁的蓝点,距离青云巷还有不到两公里。司机操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抱怨道:"先生,前面路太窄,车进不去了。"
"就停这里吧。"明远付了车费,站在路边环顾四周。这里与福田cbd判若两个世界——斑驳的墙面,纵横交错的电线,巷子两侧挤满了各种小店,空气中飘着饭菜和潮湿的气味。明远打开手机相册,找到那张汇款单的照片。汇款人地址一栏清晰地写着"深圳市罗湖区青云巷27号301室"。这是三十一年前淑华的住址,也是他唯一知道的关于生母的线索。青云巷比想象中还要狭窄,两旁的居民楼几乎要贴在一起,只留下一条仅容两人并行的过道。明远数着门牌号,发现这里的编号毫无规律可言。一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从他身边经过,明远赶紧上前:"阿姨您好,请问27号怎么走?"老太太眯起眼睛打量他:"27号?你是说老陈家那栋?""我不清楚,只知道是青云巷27号。"明远展示手机上的地址,"大概是三十年前的地址了。""哦,那栋啊!"老太太恍然大悟,指向巷子深处,"往前走,看到一棵大榕树右转,红砖那栋就是。不过现在那里没人住了,要拆迁了。"明远道谢后顺着指引走去。转过榕树,一栋三层红砖小楼出现在眼前,外墙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门口贴着醒目的拆迁公告。27号的铁门虚掩着,上面布满了锈迹。明远深吸一口气,推开门。楼道里弥漫着霉味和灰尘,楼梯扶手上的油漆早已剥落。他小心地走上三楼,301室的门上贴满了水电费催缴单和广告传单。门锁已经坏了,轻轻一推就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室内的景象让明远怔住了——这里显然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但家具和生活用品都还在,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客厅的餐桌上甚至还有没洗的碗筷,只是覆盖了厚厚的灰尘。阳光从脏兮兮的窗户照进来,尘埃在光束中飞舞。"有人吗?"明远试探性地喊道,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没有回应。他慢慢走进屋内,脚下的木地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墙上的日历停留在2003年6月,那是明远十二岁那年的夏天。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μ,容°a*他环顾四周,试图在这个陌生的空间里寻找与自己有关的蛛丝马迹。卧室的门半掩着。明远推开门,一张单人床靠墙摆放,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相框,玻璃已经碎裂。他拿起相框,拂去灰尘,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子站在海边微笑——她约莫二十五六岁,穿着淡蓝色连衣裙,长发被海风吹起,笑容明媚。明远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可能是淑华的人。照片中的女子有着与他相似的眉眼,特别是那种笑起来的弧度。他翻过相框,背面用褪色的钢笔字写着"淑华,1992年夏,大梅沙"。"1992年..."明远喃喃自语,那是他出生的前一年。他小心地把相框放进包里,继续在房间里搜寻线索。衣柜里还挂着几件女式衣服,款式老旧但质地精良,显示主人曾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抽屉里有一些零碎物品:发夹、手表、几本旧书。明远拿起一本《飘》,书页间夹着一张电影票根,日期是1991年12月24日。床头柜的抽屉上了锁,但锁已经锈蚀,明远稍一用力就拉开了。里面只有一个铁盒,盒盖上印着"友谊商店"的字样。明远的心跳加速,手指微微发抖地打开盒子。盒子里是一叠信和几张照片。最上面的照片让明远倒吸一口冷气——照片上是淑华抱着一个婴儿站在医院门口,旁边站着的赫然是年轻的祖母!淑华看起来疲惫但幸福,祖母则表情复杂,一只手搭在淑华肩上。照片背面写着"明远满月,1993年4月"。"这...这怎么可能?"明远双腿发软,跌坐在床上。祖母认识淑华?她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祖母从未提起过?他颤抖着拿起那叠信。最上面一封的信封已经发黄,邮戳显示是1992年从北京寄出的。明远小心地取出信纸,熟悉的字迹让他瞬间红了眼眶——那是祖母的笔迹。"淑华: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已平安产下男婴,甚感欣慰。你为孩子取名'明远',是个好名字。关于你提出的由我来抚养孩子的请求,我与老伴商量后决定接受。但你必须明白,一旦孩子交给我们,就再也不能相认。这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希望你能理解......"信纸从明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