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归义盛典
琉球那处避风海湾,此刻张灯结彩,气氛与月前的肃杀紧张截然不同。`比~奇_中*蚊.旺^ ?庚/辛_罪·哙?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铺着象征大唐威仪的明黄色锦缎。冯崇一身绯色官袍,腰悬金鱼袋,面容威严中带着一丝刻意展现的和煦。台下,数百名“海人”部族成员扶老携幼,穿着他们最好的麻布或兽皮衣服,脸上涂着象征喜庆的赭红色油彩,眼中充满了好奇、敬畏,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奉大唐皇帝陛下敕令!”冯崇的声音洪亮,在司礼官的同步翻译下,清晰地传遍全场:
“琉球‘海人’部族,乃上古东渡‘秦裔’,与我华夏血脉同源,心慕王化,实乃‘归义之民’!朕心甚慰!特赐首领阿图,正七品‘归德郎将’勋衔!赏蜀锦百匹!越窑青瓷五十件!精铁农具三十套!粟、黍、稻、麦良种各十石!”
随着冯崇每念出一项赏赐,便有唐军士兵将对应的物品抬上高台。流光溢彩的锦缎、温润如玉的青瓷、闪烁着冷冽寒光的崭新铁锄铁犁、颗粒饱满的谷物种子……这些来自“天朝上邦”的珍宝和实用之物,瞬间点燃了所有“海人”的狂热!惊叹声、欢呼声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
阿图首领激动得浑身颤抖,在族人的簇拥下,虔诚地走上高台。他解下腰间象征权力的骨制权杖,双手颤抖着接过冯崇递来的“归德郎将”铜印和一卷明黄绢帛的敕书。当那光滑冰凉的铜印入手,当看到敕书上那威严的玉玺印记时,这个魁梧的岛民首领再也抑制不住,热泪盈眶,猛地匍匐在地,用额头重重磕向坚硬的木台,发出“咚咚”的闷响!
“天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阿图的声音嘶哑而虔诚,带着穿越千年的归属感。
“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所有“海人”齐刷刷跪倒,学着首领的样子,狂热地叩拜呼喊!声浪震天动地!那块刻有“秦”字的祖传木牍,被阿图恭恭敬敬地供奉在冯崇面前的香案上,与大唐皇帝的敕书并列。
冯崇微微颔首,继续宣读:“另,准‘归德郎将’阿图,遴选族中聪慧子弟三人,入长安国子监‘四门学’,习我华夏礼仪文化,沐浴王化之恩!” 此言一出,台下更是沸腾!去天朝帝都学习!这是何等的荣耀!几个被选中的少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们的父母更是喜极而泣。
“最后,”冯崇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的意味,“着令冯崇详查琉球诸岛地理、物产、民情、航道,绘制详图!此地,乃我大唐海疆之屏藩,归义之民永沐皇恩之基业!”
盛大的赐宴随即开始。烤得金黄流油的野猪、海鱼,新蒸熟的粟米饭,还有唐军带来的美酒……香气弥漫了整个海湾。“海人”们载歌载舞,用最原始而热烈的仪式表达着归附的喜悦。唐军士兵也放松了戒备,与岛民分享着食物,气氛融洽。
在人群外围,一辆不起眼的牛车静静停着。车帘掀开一角,露出圣武上皇那张枯槁而惨白的脸。他看着眼前这“秦裔”岛民对大唐旗帜的狂热跪拜,看着那些象征着“天朝恩泽”的赏赐,听着那震耳欲聋的“万岁”呼声,只觉得脑海中那根维系着“神国”尊严的最后丝线,“啪”地一声彻底崩断了!倭国所谓的“万世一系”,在这跨越千年的血脉印证和现实恩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他猛地放下车帘,身体剧烈地抽搐起来,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精神彻底陷入了崩溃的深渊。,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旁边一辆牛车内,光明子皇后静静地坐着。她的脸色红润了许多,眼神异常清明,甚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诡异光芒。她透过车帘缝隙,看着外面狂欢的“海人”,看着高台上意气风发的冯崇,嘴角竟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冰冷的弧度。康复?或许吧。但某些东西,早已在风暴和颠覆中,悄然改变。
金城(新罗王都):催命三符
新罗王宫,庆会殿。烛火通明,却驱不散弥漫在殿内的沉重阴霾。新罗王金法敏身着常服,焦躁地在殿内踱步,像一头困在笼中的猛兽。他年约四旬,面容方正,此刻却眉头紧锁,眼中布满了血丝。案几上,三份来自大唐的文书如同三道催命符,一字排开。
第一份,是程名振以安东都护府名义发来的露布飞捷抄本,上面清晰地写着:“……逆贼泉男生,私蓄甲兵,构陷天朝,勾结靺鞨,图谋不轨……现已伏诛!首级传示辽东!其党羽尽数肃清!安东靖平……” 文字间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和不容置疑的铁腕。泉男生,这个在辽东与新罗之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