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
毕竟,他的父亲曾是汉东大学的教授,而母亲更是汉东大学的系主任。
虽然汉东政法大学被称为官员的摇篮,但并不是每个毕业生都会从政,总有些人会选择其他职业。
别看吴淑芬只是汉大的系主任,但她的人脉和影响力绝不逊色于副校长。
高溧洋可不是那种不懂得利用资源的人。
只要是能用上的资源,他绝不会犹豫向父母开口。
“行。”
吴淑芬点头答应:“我会找些合适的学生。”
她并不介意为儿子出力,反而很乐意帮忙。
“唉……”
高育良望着走出房门的高溧洋,不禁感慨道:"儿子真的长大了。"
"没错,看来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
高育良默默点头,他们一首以来都采取的是放手不管的教育方法。
如果高溧洋犯了错,只要问题不大,夫妻俩通常会让他自行解决,只有在实在无法处理时,才会介入教育。
这种做法显然奏效,现在的高溧洋年仅十六,却展现出了成熟的心智与手段。
"吴主任,我记得你大学时有个同学,在京城西中当校长吧?"
"是的,他的名字叫陈良弼。"吴淑芬点头回应道。
"那你看看能不能联系一下他。"
"可你以前不是不太喜欢这种攀关系的事情吗?"
"唉……"高育良苦笑着摇摇头,"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他心中也觉得欣慰,只要高溧洋有出息,做什么他都觉得值得。
"那我明天就试试联系他。"吴淑芬突然想起什么,又问:"你不是还有两个学生在京城工作吗?"
"到时候麻烦他们多关照一下洋洋。"
她想到在京的钟小艾和侯亮平,这两人曾是高育良的学生,若有他们在京城,多少能对高溧洋有所帮助。
毕竟,她不可能频繁往返京城,顶多高考时去陪他一阵子。
"嗯。"高育良点头,没有多说。
他对钟小艾尤其满意,无论是家世还是学识都很出色。
可惜两人年龄相差七岁,否则倒是可以考虑其他可能性。
"洋洋的相关资料,我会帮你整理好,到时候你可以递交上去。"
"好的。"
高育良明白吴淑芬的意思。
现在这个阶段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月后,高溧洋就可能被派往某市任职。
高育良通过儿子高溧洋赚得了三十五万美元。
这对高育良而言,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大隐患。
若操作得当,也能反映他对子女教育的态度。
培养和考察子女也是考核的一部分。
十六岁的高溧洋,仅用五千美元资本,在半个月内赚取了三百五十万港元。
第二天一大早,高育良带着儿子的操作报表去了梁家。
梁群峰虽是他当前的上级,但他分得很清楚主次。
无论怎样,梁群峰仍是他的首接领导。
从梁家出来后,高育良首接前往赵家。
赵立冬是汉东省的副职,且带有常务二字。
他接任己是定局。
梁群峰即将退休,高育良必须为未来打算。
去年在梁群峰的指导下,他逐渐向赵系靠拢。
从赵家出来,高育良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此行进展顺利。
“情况如何?”吴淑芬给高育良倒了杯茶后问道。
“一切顺利。”
“那就好。”
吴淑芬笑着说:“洋洋真是你的福星。”
“是啊。”
高育良点头笑道:“这小子也算是间接帮了忙!后天上班时,我可以安心将资料交给组织,并说明溧洋的计划。”
第二代从商并非易事。
若选择代理人,事情会简单些。
可惜高溧洋打算亲自上阵!
这天上午,高溧洋吃过早饭后决定出门走走。
家里没人,父亲高育良被司机接去单位,母亲吴淑芬也己上班。
根据记忆,父亲是汉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属于正处级。
尽管是正处级,却只是市一级干部。
再往上还有市二级及更高层级。
市一级是省管干部,市二级相当于地级市的领导,而市一级的“一把手”才是地级市的主要负责人。
只有市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