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几声狗叫,远处隐约能听见炮声。
长城里头,这会儿怕是己经打得天翻地覆了。
奉军的骑兵刚到黑山一带,燕北镇的哨探就把消息传回来了。
北平政府那帮官老爷们大多觉得奉军是冲着西北军去的,没当回事,只是让边境加强戒备。
当然也有人担心大同城的安危,但都憋着不说。
这年头,说对了得罪人,说错了更丢人,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晋绥军督军阎西山正在晋中剿匪,大同一带的事务由雁门道道尹公署决断。
雁门道道尹朱善尹刚平息完流民暴乱,就收到奉军进军的消息。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冲进雁北道道尹公署。
几个参谋围着地图指指点点,烟雾缭绕中,有人嘀咕,“奉军八成又是追着西北军去的……。”
“报,奉军新编第6师两天之内攻破定安县,靖边县,延北县三座县城。”
朱善远正擦着汗看文件,一听这消息手一抖,公文撒了一地。
“快,开城门,让老百姓都进来。”
朱道尹扯着嗓子喊。
大同城门“吱呀呀”全打开了,西乡的难民全都往里涌。
白额李得了蔡云峰的消息,赶紧招呼手下,“都他娘的收拾细软,跟老子进城躲躲。”
二天后,朱善远看着城外乌泱泱的难民,一咬牙,“关城门。”
哨探来报,奉军的马队离大同城只有五十里了。
一个时辰后,郭松龄带着奉军新编第6师杀到大同城下。
朱善远趴在城垛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他的腿肚子首转筋。
七月的日头毒得很,他身上的内衣都能拧出水来,也不知是汗还是尿。
蔡云峰蹲在北门垛口后面,跟手下弟兄嘀咕,“这城墙比洋河卫高多了,摔下去准成肉饼。”
打他调到大同后,靠着方明的资助上下打点,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连军衔也往前进了一步,当了晋绥军第六旅的营长。
天一黑,城里就戒严了。
街上除了巡逻的兵痞,就剩屋檐下挤作一团的难民。
粮店的伙计扯着嗓子喊:“白面两块大洋一斗。”
有些人嫌贵没买,结果第二天就涨到了西块。
那些拖家带口逃进城的老百姓,眼瞅着就要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