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书林看出方明有些松动,话锋一转,“方老板可知道苏省的“江南帮”?”
方明点点头。?s+h_u.x.i?a\n!g_t.x′t¢.-c?o_m~
民国初年,以常州盛氏,扬州江氏,苏州沈氏,无锡杨氏,金陵吴氏,镇江陶氏为首的六家苏商在政商两界叱咤风云,虽然他们最后都栽在了军阀手里,但在商界留下了不少传说。
江南帮向来以“忠义经商”自居,新顺政府上台时确实重用过他们。
不过这里头的门道没那么简单,任何一个商会背后都是利益纠葛,江南帮不过是苏省财阀在政界的代言人罢了。
方明在洋河卫时没少听说这些内幕。
不过他这两年窝在草原上消息闭塞,对时局变化不太清楚,但首隶督军徐大人是江南帮推上去的,他还是知道的。
“徐督军被枪毙后,江南帮怕是风光不再了吧?”
吕书林摆摆手,“苏省财阀捧起江南帮,可他们在政界始终斗不过军阀。从洪宪政府到新顺政府,最后都走到打压江南帮的路上,方老板知道为啥不?”
方明眼前一亮,“江南帮势力太大。”
“没错。”
吕书林一拍大腿,“如今政府要员里江南籍的占了大半,税收更是靠江南的商贾撑着。!x\4~5!z?w...c′o¢m/要是再让江南帮把持朝政,其他地方的人还活不活了?”
江南帮被收拾就是因为他们太张扬,稍不留神就会反客为主。
有那么多巨商撑腰,江南帮跟政府叫板的事多了去了。
从洪宪时期开始,每次政局变动都少不了江南帮掺和。
当年商界联名推举盛宣怀当财政总长,段大统领硬是咬着牙关接受了,但后期盛家的衰落,段大统领暗中可是使了不少手脚。
“盛极必衰”,就是这个道理。
方明不明白吕书林扯这些干嘛。
“江南帮有龙头吗?谁说了算?”
吕书林兜了个大圈子,总算说到正题。
“江南帮里谁钱多势大,门路广,谁就说了算。确实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
方明若有所思。
“商业联合会也是这个理儿。如今咱们两家占得先机,方老板更是把着商路命脉,何必怕别人入伙?退一万步讲,就算将来有人把商会做大了,咱们也是赚得最多的,有什么好怕的?”
吕书林越说越激动,晋商骨子里从来就不缺赌性。
“好。”
方明也被说得热血沸腾。
想当年他单枪匹马就敢闯贡王的大营,如今倒显得小家子气了。¢求.书\帮′ \最′鑫*章·劫¢埂/辛_筷\
不过这份家业是他拿命拼来的,自然舍不得与人分享。
不过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方明看透了吕书林的心思。
但恒大商行底子薄,要想借势,总得让人看到甜头才行。
吕书林掐着指头算了算,说道“按方老板刚才说的,商会初始份子咱们一九开,其中三合顺的半成,五年内慢慢转,再放二成出去换二十万现大洋。”
“份子不能放太多。”
方明经过前世的熏陶,知道股份的重要性。
“那是自然。”
吕书林拍着胸脯,“每放一份都得您点头。等咱们买卖做大了,自己养商队下江南,包他几座茶山,省得看他人脸色。”
说着说着,他手指头都在发抖。
他吕书林在西平县混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做到如此地步。
“洋河卫有八大家,通远关是咱的天下。”
方明心里明镜似的,他和八大家,迟早得掰掰手腕。
西北军一撤,奉军就要压过来,不赶紧壮大实力,迟早被人拿捏。
“买卖上的事我交给你,德顺当二掌柜,帮我盯着账本。不过……。”
方明弹了弹烟灰,“所有商队的护卫,必须都用我的人。”
这年头,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吕书林眼珠子转了转,一咬牙,“成。”
五月的日头毒得很,十万西北军拖着疲惫的身子往绥远城挪。
奉军的探子像狼一样跟在后面,听说西北三马不肯收留冯钰祥,张作陵乐得首拍大腿,西北这块肥肉,迟早是奉军的。
冯钰祥回到绥远城,看着街边老百姓躲躲闪闪的眼神,心里跟刀绞似的。
半夜他一个人摸到袁世凯衣冠冢前,蹲着抽了半包烟。
“袁大统领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