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三金为阶
正如朗希月所预料的那样,她再次无缘团体赛。¨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尽管伤势未伤及骨头,她原计划在现场观赛后随队回国,但程景岚却果断地将她和行李箱一同送上了回国的飞机。当朗希月回到训练基地,队医为她进行检查时,电视上正播放着程景岚在团体赛首战后的采访。
苏婉晴问程景岚有什么话想对因伤回国的朗希月说,程景岚略作思索,回答道:“上一次奥运会没能参加团体赛可以说是运气不佳,但这次依然缺席,她就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了。”站在一旁的林晓楠忍不住笑意,而代替朗希月上场的徐晓敏则一脸茫然,难以置信这是程景岚会说出的话。
苏婉晴正欲圆场,程景岚却继续说道:“她虽然在女单比赛中赢了我,拿到了金牌,但算上这届,我已经有三枚团体金牌了。”程景岚边说边举起手,缓缓伸出一根、两根、三根手指,“她和我还差三枚团体金牌。+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她今年20岁,至少要打到32岁才能追上我。我祝她好运吧。”
朗希月捏紧了自己的手机,指节微微发白。她明白,这是师姐在用最锋利的方式为她铺路。巅峰之上最可怕的不是对手,而是失去目标的空虚。师姐在用三枚金牌的重量,为她锚定未来的航向。
朗希月咬了咬后槽牙,在微博上写道:
程景岚:
20岁:一枚奥运女单金牌,一枚团体金牌。
24岁:一枚女双金牌(搭档朗希月),一枚女单金牌,一枚团体金牌。
28岁:一枚奥运团体金牌。
总计:6枚金牌。
朗希月:
16岁:一枚奥运女双金牌(搭档程景岚)。
20岁:一枚奥运混双金牌,一枚女单金牌。
总计:3枚金牌。
程景岚的挑战书,朗希月收到了。\珊!叶+屋^ ,庚_新/最\筷+
程景岚的微博回应来得很快,简短却意味深长:
朗希月:
16岁:一枚奥运女双金牌(搭档程景岚,两枚金牌皆由程景岚暂管)。一枚奥运团体金牌(程景岚暂时借给朗希月,等朗希月拿了团体金牌再还)
20岁:一枚奥运混双金牌,一枚女单金牌(击败程景岚)。
一天后,朗希月的微博更是把这场金牌的挑战赛推上了高潮: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朗希月V:
不还!明明师姐给我的时候说这是给我的护身符。[哼]
配图:2028年奥运乒乓球女团程景岚的金牌
程景岚在团体赛半决赛后的回复引发了又一波热议: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程景岚V:
哦,那你的那枚奥运女双金牌,18岁送给我的时候说是‘送师姐’,那我也不必还了。[微笑]
配图:2028年奥运乒乓球女双朗希月的金牌
最后,林若曦用一条微博直接终结了两人算金牌归属的话题:
已退役林若曦V:
狼狼14岁第一枚世界杯金牌:狼狼保管牌,程景岚保管勋带。
狼狼16岁女双金牌:程景岚保管两枚金牌。
程景岚24岁女单金牌:程景岚保管牌,狼狼保管勋带。
程景岚24岁团体金牌:狼狼保管。
你俩直接找个房子,把奖牌全放进去得了,省的算来算去的。[吃瓜]
而中国乒乓球官微的评论,则将这场金牌之争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中国乒乓球队V:
“林若曦用最朴素的智慧终结『金牌罗生门』:中国乒乓的传承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勋带缠绕的指尖温度、金牌碰撞的清脆回响。程朗的『奖牌房』,装的何止是荣耀,更是一代代国手笑泪交织的滚烫人生。
配图:一张全景照片——满墙的奖牌与勋带交织成网,程景岚与朗希月的背影并肩而立,指尖轻触同一枚金牌,光影交错间仿佛跨越了时光。
奥运女团决赛,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程景岚的最后一场比赛了。体育馆的观众席上举满了程景岚的应援牌,微博上也有人细数程景岚从18岁出道至今的所有荣誉,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不舍。
然而,在奥运女团决赛结束后的第一分钟,朗希月的微博却让这本有些苍凉的氛围,瞬间转成了欢笑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