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的想法
第一百章 新的想法
周一清晨,吴金花整理好状态,走进实验室。\x~x`s-c~m¢s/.?c·o¨m?
没过一会儿,于尔根教授进来了,看到吴金花朝她招了招手。
“吴,有个好消息,犇驰公司决定采用你的燃烧室改良方案,他们希望你能去斯图加特参观工厂。”
吴金花愣在原地,像是没听懂教授的意思。
李牧川从后面扶住她的肩膀,轻声说:“恭喜你啊,小金花。”
“还有你,李,你们真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于尔根教授与有荣焉的竖起大拇指。
吴金花转过身,朝着李牧川伸出手:“恭喜你啊,李同学!”
李牧川大笑,握住她的手:“同喜同喜,吴同学。”
俩人相视,再次笑了起来。
……
三月初的斯图加特仍然有着初春的寒意。
吴金花站在犇驰工厂巨大的建筑前,不自觉的整理了一下衣领。
她今天特意穿着母亲给她织的枣红色毛衣,外面套着学校发的工装,头发高高束起,扎了一个马尾。
“是不是有点紧张?”李牧川轻声问。?看?书¢£,屋??? ÷?更ˉ新?最~/快±%<
吴金花摇摇头,眼睛盯着工厂大门口那个巨大的人字形标志。
“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也能有这样的汽车工厂。”
“来,我给你们介绍,”于尔根教授侧身,身边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位是犇驰研发部的海因里希教授,今天由他带我们参观。”
海因里希教授的呢子大衣领口上别着一枚犇驰徽章,握手的时候,金花触到他指节上的茧子,像是常年和图纸、扳手打交道留下的印记。
“欢迎来自华夏的年轻人!”
他的德语发音很温柔。
穿过挂着“未经授权禁止入内”的牌子的铁门,一股混着暖气和机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车间要比外面暖和的很多,自动化机械臂在头顶划出流畅的弧度,金属碰撞的声音清脆得像初春河边碎裂的冰碰撞的声音。
穿着灰色工装的工人站在流水线旁,面前的零件盒摆的整整齐齐。
“这是我们刚升级的变速箱装配区,”海因里希教授指着一组不停旋转的机器爪,“比去年的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他忽然抓起地上的金属屑:“哪怕是1%的杂质,都可能会影响整辆车的性能。\@白?马?,书?院>=° ?o更·~?新+)最11全?-(”
吴金花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她注意到每个工人的旁边都挂着厚厚的手册,封面上写着“标准操作流程”。
“这些流程是都要背下来吗?”
“不用背,但是要记在脑子里。”海因里希教授眨了眨眼睛,用生硬的中文说道,“熟能生巧。”
李牧川眼睛一亮,用德语流利的说:“是的,教授,熟能生巧。”
走到发动机测试区的时候,几台银色的发动机固定在台架上运转,透明管道里的冷却液泛着荧光。
“这是低温启动测试,模拟领下二十度的环境。”海因里希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温度波动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极大,我们必须确保每一台发动机都能在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
“我们国家北方的冬天很冷,这个技术对我们很有用!”吴金花惊喜的低呼一声。
“没错!”海因里希爽朗的笑了起来。
总装线的尽头,一辆墨绿色的轿车缓缓驶出,车身上还挂着代表调试的红绳。
海因里希教授轻轻的敲了敲车门。
“这是我们为春季车展准备的车型,轻量化车身能节省不少的资源。”
“轻量化材料很贵吧?”吴金花合上笔记本,轻声问。
“初期的确很贵,但是能推动技术进步,”海因里希教授笑着推了推老花镜,“熬过了冬天,我们就能看到新春的绿色了。”
吴金花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她看着那辆缓缓行驶的轿车,心中暗自盘算着这项技术未来在市场上的潜力。
轻量化车身不仅能提高燃油效率,还能减少排放,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
她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这项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海因里希带着他们走向了第三条生产线,那里怔在组装吴金花改良过后的柴油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