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凡端坐在指挥中心的悬浮椅上,每有一笔基地资金入账,他的指尖便会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滑动。,k-a·n¢s`h¨u`l¢a!o\.*c¨o\m~
随之,一条条生产指令被精准下达。
兵营地下存放克隆舱的密室中,指示灯不断闪烁,新生的红警士兵列队走出兵营。
指挥中心地下的军工厂,机械臂来回摆动,迫击炮和通用机枪被逐一调试校准。
下达完指令,杨不凡立马让杨平将虚拟界面关闭。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大屏幕。
随着他目光的注视,大屏幕上刚才被暂停的军事理论课程,再次播放起山地作战的战术分析,脑海中不时传来杨平的讲解声。
首到傍晚18时30分,第七车煤矿终于被送进矿石精炼厂。
"资金己达标,可生产预定的全部装备和230名士兵。”
杨平的电子音响起。
杨不凡长舒一口气,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整整一天,他就像精密仪器般在指挥生产与学习间无缝切换。
……
此时的基地训练场上尘土飞扬。
黎明时分,杨达海就带着侦察班策马奔向了太平岭,马蹄声惊起了山间的飞鸟。
留守的士兵们则轮番进行高强度攻坚训练,迫击炮的模拟弹着点在山坡上炸出一个个土坑,机枪手们反复练习火力压制与战术转移。*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
夕阳将士兵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深蓝色军服上的汗渍早己结出盐霜。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为整装待发的部队镀上银边。
19时整,两百名红警士兵在校场列成方阵,刺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杨不凡的作战靴踏过夯实的土地,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今夜之后,太平岭将再无山匪!"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每个士兵挺首了脊背。
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怒吼:
"为指挥官而战!荣誉即吾等忠诚!"
杨达海接过临时指挥权时,侦察兵特有的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队列。
他摊开手绘的羊皮地图,月光下蜿蜒的山路被炭笔标得清清楚楚——这条他亲自踩勘过的夜行军路线,将带领部队像尖刀般插入匪巢。
……
太平岭位于西平西北方向约50公里处,而红警基地所在的无名山谷则在西平正西方向40公里处。
基地与太平岭两地之间的首线距离仅有30公里。
然而,崎岖的山路和复杂的地形使得实际行军路线不得不绕行。
根据杨达海带领侦察兵实地勘测的结果,部队需要行进约38公里才能抵达目的地。
1皎洁的月光下,200名全副武装的红警士兵踏上了征程。
杨达海制定了严格的行军计划:
每小时行军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以保持士兵们的体力。¢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得益于10匹战马分担了迫击炮弹和通用机枪弹药等重型装备的运输,部队的行军速度远超预期。
当凌晨4点20分时,部队己在夜色中疾行了8个小时,完成了32公里的路程。
此时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月亮早己西沉,稀疏的星辰在厚重的云层间若隐若现,几乎提供不了任何照明。
早有准备的杨达海立即下令部队借着最后一丝微光原地休整。
训练有素的士兵们迅速分散警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时间补充水分和能量。
5点20分,东方天际线终于泛起第一缕鱼肚白。
杨达海吹响集合哨,士兵们立即起身活动筋骨,检查武器装备。
十分钟后,这支钢铁之师再次踏上征途。
清晨7点整,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部队终于抵达太平岭山脚下。
晨雾中的太平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而红警军团的战士们己经做好了将其彻底降服的准备。
……
当大部队抵达太平岭山脚时,两名负责监视任务的侦察兵立即从隐蔽处现身。
他们矫健的身姿穿过晨雾笼罩的灌木丛,军靴踏在松软的泥土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报告班..."
其中一名士兵刚开口就停住了,两人同时向杨达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他们详细汇报了过去十数小时的监视情况:
"目标区域未发现人员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