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云龙拍板,"先造五架,专门往鬼子据点扔'问候卡'!"
所谓的"问候卡",其实是白柯特制的燃烧弹和小型炸弹。虽然威力不大,但足以制造恐慌。很快,日军各据点就流传起"八路有空军"的谣言,士气大受影响。
就在李云龙准备扩大"空军"规模时,一个新的危机出现了。这天,赵刚匆匆走进指挥部:"老李,出事了!三团一个连在转移途中遭遇伏击,全军覆没!"
"谁干的?"李云龙脸色一沉。
"穿晋绥军制服,但打法像鬼子。"赵刚递过一份电报,"这己经是本月第三次了。"
李云龙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经过分析,这些袭击很可能是日军伪装的"别动队"所为,专门破坏八路军与友军的关系。
"通知各部队,加强警戒。"李云龙下令,"同时派人联系晋绥军,澄清误会。"
但事情比想象的更复杂。第二天,晋绥军派来联络官,不仅不承认袭击事件,反而指责八路军越界活动,威胁要"采取必要措施"。
"放屁!"李云龙气得拍桌子,"老子在前线打鬼子,他们在背后捅刀子?"
赵刚劝道:"冷静点,可能是鬼子挑拨离间..."
正说着,侦察兵慌张跑来:"报告!晋绥军一个团正向根据地开进,说是要'清剿叛军'!"
李云龙眼中寒光一闪:"好啊,老子正愁没理由收拾这帮龟孙子!传我命令:一团正面阻击,二团迂回包抄,三团断后路。记住,只打军官,不伤士兵!"
战斗在李家洼打响。晋绥军没想到八路军敢还手,刚一交火就乱了阵脚。李云龙亲自带队冲锋,专挑拿手枪的军官打。不到两小时,战斗结束,晋绥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
"把俘虏带上来。"李云龙擦着枪说。
被俘的晋绥军士兵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李云龙挨个询问,很快搞清了真相——这些袭击确实是日军策划的"离间计",他们穿着晋绥军制服袭击八路军,又穿着八路军制服袭击晋绥军,两头挑拨。
"给这些弟兄发路费,让他们回去报信。"李云龙吩咐道,"再给阎长官捎个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场风波虽然平息,但李云龙意识到必须解决背后的日军别动队。通过审讯俘虏和内线情报,他锁定了别动队的老巢——小王庄据点。
"今晚行动。"李云龙挑选了五十名精锐,"老子要亲手剁了这群王八蛋!"
午夜时分,特战队悄然摸进小王庄。李云龙亲自解决哨兵,然后带人首扑指挥部。踹开房门时,别动队头目佐佐木正在擦拭军刀,看到李云龙,竟然笑了:
"李桑,久仰大名。"
"少废话!"李云龙的枪口对准他,"为什么要伪装袭击?"
佐佐木不慌不忙:"战争不只是枪炮,更是心理。让你们中国人自相残杀,比皇军亲自动手更有效..."
"砰!"李云龙一枪打碎了他的膝盖骨。
佐佐木惨叫着倒地:"八嘎!你...你不讲武德..."
"武德?"李云龙冷笑,"你们用毒气、细菌的时候,怎么不讲武德?"说着又是一枪,打碎他另一条腿。
"杀了我!"佐佐木痛苦地嚎叫。
"想得美。"李云龙收起枪,"把他绑在村口,让乡亲们出出气。"
第二天,佐佐木的惨状传遍西方,日军别动队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易出动。晋绥军也派人来道歉,双方暂时达成和解。
就在局势稍缓时,一个更大的危机降临了。这天,李云龙正在训练"土飞机"驾驶员,赵刚脸色铁青地跑来:
"老李!出大事了!军区来电,日军集中五个师团,准备对华北各根据地发动'铁棍扫荡'!"
李云龙接过电报一看,眉头紧锁。这次扫荡规模空前,日军采用了新战术——"梳篦战术",像梳子一样把根据地捋一遍,寸草不留。
"咱们分到多少'照顾'?"
"至少两个师团,配属装甲部队和航空兵。"赵刚声音发紧,"上级建议我们暂时转移,避其锋芒。"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天,突然一拳砸在桌上:"不!老子要给鬼子来个'反客为主'!"
他的计划极其大胆:放弃根据地,主力跳到外线作战,首扑日军兵力空虚的德州!
"德州是日军后勤枢纽,拿下它,前线鬼子不战自乱。"李云龙指着地图说,"同时派小部队和民兵在内线周旋,让鬼子扑个空。"
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