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被原主加了滤镜,想不到真人竟然比记忆力更俊逸,更迷人。
乔知夏的目光,舍不得从这俊美的少年身上移开。
怪不得原主为了顾晏之寻死觅活的,这容貌,这气度,谁看谁迷糊啊!
李忠等了一会,没听皇上说话,不由拿余光去看龙椅上的皇帝。
他就像是被人施了定身咒,一动也不动。
李忠的心猛地一沉,万岁爷不会又睡着了吧?
那几位还等着他发话呢。
“咳咳。”李忠的招数和昨日一模一样。
乔知夏眨眨眼睛,如梦初醒,摆出皇帝的姿态,道:“今日得见几位才子,朕便给你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说完,她就吩咐宫人准备桌椅和纸笔。
几人落座时都有点局促,乔知夏又说:“不必紧张,如实记录朝臣上奏谏言的事和朕的言行即可。”
说完,便走起了早朝的流程。
早朝格外漫长。
昨天结束的匆忙,来不及进言的大臣,也在今日各抒己见。
乔知夏表面侧耳倾听,实则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时不时溜个号,朝科举三甲那边看一看。
几个人神情专注,手中的笔只有沾墨汁的时候才会停下,记满一页纸后,赶快又换一张。
看见他们这么认真,乔知夏倍感欣慰,她终于可以放心摸鱼了。
偶尔低头,仔细欣赏龙袍上的花纹;偶尔环顾,瞄一瞄金銮殿的布置;实在无聊的时候,就看看顾晏之那张令人赏心悦目的脸。
反正朝臣大都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只要动作隐蔽一点,就不会被发现。
好歹没打瞌睡,怎么能不算进步呢?
所有事宜,她都只听,不评价。等大家发言完毕,叫李忠把折子和记录都收上来。
“昨日的奏折,朕已经批阅完毕,稍后大家便可取回,有不明白或不赞同的地方,可以再来找朕商量。”
“科举三甲暂且回去,静候佳音。”
“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散朝!”
朝臣弯腰行礼,年轻的皇帝动作潇洒地大步离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明白,皇上唱的是哪出戏。
皇帝都走了,他们在这杵着也不是办法,纷纷取了批好的折子,往殿外走。
人群之中,科举三甲格外引人注目。
“陆兄,顾兄,小弟觉得,圣上并非百姓口中说的那般残暴不仁。”
张松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百姓口中的帝王,残暴不仁,冷酷暴虐,可他们面前的帝王,说话时却让人如沐春风。
“所谓三人成虎,流言蜚语不可全信。”陆明宇和张松有同感。
“无风不起浪,咱们还是警醒些好。”顾晏之道。
帝王品性如何,旁人只是听说,他却有过切身的了解。
枉顾他与小夏妹妹的情谊,强行把人招进宫中,此非明君所为。
方才他低着头,却能明显感觉到,皇帝古怪的眼神,时常落在自己身上。
那目光像阳光一般,烤得他心里发慌,不知对方打的是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