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收为弟子,好好培养,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名望。
可这位钱大塾师,竟然在肯定了他的聪慧之余,却说了“我能不能当你师傅,尚未可知”这样的话!
这表明,他并没有被徐飞表现出来的天赋冲昏头脑,而是带着一种对学问、对教育的严谨和敬畏之心。
他似乎在犹豫,自己是否有资格教导这样一个学生,怕耽误了他。
这份谦逊和爱才,让徐飞发自内心地感到佩服。
他没有再坚持磕头,而是深深地弯下腰,将布包双手接过:
“多谢先生厚爱。无论能否拜师,先生的恩情,弟子铭记在心。”
钱大塾师满意地笑了起来,伸手揉了揉徐飞柔软的头发。
“好孩子。时候不早了,快拿着钱回家吧。”
“多谢先生!”
徐飞再次躬身,然后提起沉甸甸的钱袋,转身离开了私塾。
走出私塾大门,傍晚的县城笼罩在一片柔和的暮色之中。
徐飞握紧钱袋,心情激荡。
他没向城中的书店方向打听过去。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镇子上唯一一家书局。
书局里弥漫着一股特有的纸墨香味。
他来到柜台前,踮起脚尖对掌柜说道:“掌柜的,我要一本《论语》。”
掌柜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戴着一副老花镜,听见奶声奶气的声音,低头一看,见是个扎着小髻的蒙童,有些诧异:“哟,小娃娃,你要买《论语》?”
“是,”徐飞认真地点头,“先生让弟子买的。”
老掌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道:“《论语》可不便宜,要西百五十文呢。”
西百五十文?
比他想象的贵了点,但还在预算内。
徐飞将钱袋放在柜台上,打开,露出里面的铜钱。
老掌柜看到满满一袋铜钱,更是吃惊:“这……都是你的?”
“是。”徐飞答道。
老掌柜这才信了,给他取出一本崭新的《论语》。
徐飞小心翼翼地接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