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宋执印人 > 第26章 高太后的亲近

第26章 高太后的亲近

“煦儿来了,快到祖母身边来。.幻¨想?姬/ /无~错+内\容_”

赵煦刚到门口,被吵得心烦得高太后发现,高太后面色由阴转晴,面带微笑的对赵煦招招手。

“孙儿见过祖母。”赵煦快速上前,进到屋中拱手行礼。

刘法三人则是十分懂事的在门口两侧站着。

“煦儿免礼。”高太后笑着挥挥手。

赵煦平身,笑容满面的走向高太后。

章惇和韩缜停止了争论,齐齐对赵煦行礼,“臣拜见官家。”

“两位爱卿免礼。”赵煦微笑着摆摆手。

“多谢官家。”章惇两人站直身体。

赵煦瞧着两人,好奇道,“两位爱卿,今日休沐,来宫中是有何要事吗?”

“回官家,司马光昨日回家后,便一病不起,差人请辞礼部尚书之职,韩枢密即将拜相,枢密院使空缺,另外尚书右丞空缺,这些官职都是朝堂重职,不可空缺,今日臣与韩大人进宫,就是在与太皇太后商议这些官职该任用何人?”章惇性情刚直,很是坦率的将事情说出。

“原来是这事。”赵煦闻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不过,赵煦没有多问,装作一个孩童的好奇心被满足后的样子面带微笑的坐在高太后身旁。\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

章惇和韩缜对视一眼,一脸的郁闷,毕竟他们刚才都在想着,赵煦会推荐谁。

高太后哑然失笑道,“好了,此事事关重大,你二人就先回去好生想想,明日老身会召王相与朝中二品大员入宫商议此事。”

“是,太皇太后,臣等告辞。”章惇两人虽然无奈,但高太后下了逐客令,他们也不敢反驳。

况且,他们即使继续争论下去,确实也讨论不出什么,还不如早些下去准备,联合自身派系的官员,好在明日争取职位。

随后,章惇和韩缜各自瞪了对方一眼,一甩衣袖,一前一后的走出主殿。

两人走后,高太后笑着问道,“煦儿,你今日与苏轼学习了什么?能否与祖母说说。”

“会祖母,苏师说朕是帝王,不必学习锦绣文章,所以教授了孙儿《韩非子》,苏师还说了,孙儿为帝王,需知民,知兵以及知人。”赵煦没有去遮掩自己学习了什么,毕竟高太后知道这事,对苏轼也有好处。

按着记忆中来看,高太后应该没有吕武之心,在他的记忆中,高太后让他学得更多的也是《韩非子》以及《资治通鉴》这些权谋之作。¢E·Z+小`说^网` ^无+错^内¨容^

他这样一说,不仅不会让高太后厌恶苏轼,反而会让高太后更加看重苏轼,以方便他的谋划。

“这子瞻先生还真是我大宋之才,不仅文章华丽,就是在教学上也有如此见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果然,听了赵煦这话,高太后双目明亮,十分欣喜的赞叹不已。

她虽然垂帘听政,但却是没有吕武之心,对赵煦更是满意,她自然也希望赵煦成才,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而苏轼所教授的东西,正好符合她的心意。

“苏师才学确实惊人,通晓百家,是难得的大才。”赵煦很是配合的赞叹。

不过,他没有为苏轼去请封什么官职。

因为他清楚,他若是去为苏轼请封,不仅不会让苏轼得到封赏,反而会让高太后反感。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高太后对苏轼心生好感,一旦等到合适的机会,他在暗中一添柴加火,苏轼的官职必定能扶摇直上。

“子瞻确实不错,但子瞻刚擢升中书舍人不久,现在又要教授官家,不宜上迁。”高太后笑道,“不过,老身听闻子瞻之弟苏子由,与子瞻同榜,现在中书省担任右司谏,苏门三杰的名声,老身也有所耳闻。”

“现大理寺少卿空缺,老身觉得,不如就将苏辙上迁至大理寺少卿,以示朕感激之心。”

“全凭祖母做主。”赵煦面带微笑,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实际上心里却是有些郁闷。

想必于苏轼,他对苏辙可是没有什么好感。

苏辙在文政上确实有些能力,但在军政和对外上面却是个坚定的投降派,软弱派,因此在历史上,他亲政之后,找了个由头,将苏辙贬出中枢。

没曾想,他本想在高太后加强苏轼的好感度,却是阴差阳错的让高太后提拔了苏辙。

但是,他又不好说什么,这其中或许有高太后的想法,但同样也有高太后对他的亲近。

高太后很是满意赵煦的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