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行此路,亦是锤炼本心,斩却尘缘。此为‘出世’。”
“入世救苦,方能明了‘出世’之真意;出世修心,方有‘入世’之能力。在我看来,这上山与下山,本就是同一条路,贫道,只是在路上而己。”
小沙弥听完,愣了许久。随即,他那张稚嫩的脸上,绽放出了如同佛陀拈花般的、充满了智慧与赞叹的笑容。
“阿弥陀佛。施主大智慧,贫僧受教了。”
他对着李默,深深一拜,随即让开了道路,“施主,请。”
李默再次回礼,走过了这第二重考验。
他沿着山路继续向上,终于来到了山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微微一怔。
山顶之上,没有想象中金碧辉煌的寺庙,只有一座由青石和原木搭建的、朴素得有些过分的“大雄宝殿”。
而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更没有得道高僧在讲经说法。数十位身穿灰色僧袍的僧人,正盘膝而坐,围着几头被佛光锁链困住的……血影妖狼。
正是李默在路上遇到的那种魔物。这些妖狼,眼中依旧充满了暴虐与嗜血,不断地对着僧人们发出低沉的咆哮。
而那些僧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惧怕或厌恶。他们只是静静地、一遍又一遍地,对着这些魔物,吟诵着平和的《往生咒》。同时,将一碗碗散发着柔和佛光的清水,小心翼翼地递到妖狼的嘴边。
他们,竟是在超度这些活着的、被魔气污染的生灵。
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但眼神却如同深潭般宁静的老僧,拄着一根木杖,缓缓地走到了李默的面前。
他没有问李默的来历,也没有问他的目的,只是将手中一个装着清水的木碗,递给了李默。
然后,他指了指那头最凶狠、挣扎得最厉害、不断用头撞击着佛光锁链的妖狼头领,用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平静地说道:
“它,也是一条性命。”
“它,很痛苦。”
一句话,一个动作。
这是五台山的第三重考验,也是最后一重考验——考验“行”,考验“慈悲”。
李默看着眼前的老僧,又看了看那头在痛苦中嘶吼的妖狼,瞬间明白了这最后一重考验的真意。
若在此地,动用道法,以雷霆手段将这魔物净化或诛杀,那便落了下乘,是为“杀伐”,非佛门之道。
他默默地接过木碗,对着老僧,躬身一礼。
随即,他捧着木碗,缓步走向了那头妖狼头领。妖狼见他靠近,挣扎得更加剧烈,口中发出威胁的咆哮,锋利的獠牙在佛光下闪着寒光。
李默的眼中,没有恐惧,没有厌恶,只有一片宁静与……同情。
他将自己体内那无比精纯的“先天一炁”,小心翼翼地,分出了一丝,融入了手中的清水之中。刹那间,那碗清水,仿佛被注入了最本源的生命之力,散发出淡淡的、温暖的白光。
他走到妖狼面前,无视了它那能撕裂钢铁的獠牙,将木碗,轻轻地,递到了它的嘴边。
妖狼的咆哮,戛然而止。
它血红的兽瞳,死死地盯着那碗水,它从中感受到了一股让它灵魂都为之战栗的、最纯粹的生命气息。那是与污染它的魔气,截然相反的本源之力。
它犹豫着,挣扎着,兽性的凶残与求生的本能,在它脑海中激烈地交战。
最终,它缓缓地、试探性地,伸出舌头,舔舐了一下碗中的清水。
清水入口,如同甘霖普降,它体内的魔气仿佛遇到了克星般,发出了“滋滋”的消融声。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传遍了它的西肢百骸。
它不再犹豫,大口大口地,将一碗水喝得干干净净。
喝完之后,它看着李默,那双血红的眼睛里,暴虐与嗜血之色,竟然褪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人性化的……迷茫与清明。
广场之上,一片寂静。
那拄着木杖的老僧,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中,终于,露出了一丝由衷的赞叹。
他缓缓地,对着李基本人,双手合十,微微躬身。
“阿弥陀佛。”
“施主,你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