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大喜,立即召见这人,却是一瓷工。一番言谈,赵佶就下旨在汴梁城西郊建立官窑,专门烧制这类瓷器。
十五年里,瓷土取自汝州,制釉用玛瑙,因此上,烧出的瓷器胎质细腻、坚硬,釉色润泽有特殊色泽,其色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还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多数釉面有裂纹,多如蟹爪、鱼子和芝麻。
这个官窑只存在了十五年,赵佶就下旨停了,因为他那会儿自认为修道有成,万事不可求全。所以遣散了这个官窑。。。遣散两年就后悔了,硬咬着牙才没有重启。
十五年内,这官窑成品一千零八件。赵佶只恩赐出去三百件,王公权贵们以能获得这官窑瓷器为荣,凡是得到的,皆爱在瓷器底部刻上自己名字。。。当年俺在扬州吴盐商家里,他招待杨仁孝和蔡京的亲随李崇山,用了一个雨过天晴云破处色儿的大盘,李崇山那个羡慕,好一顿夸,说他家蔡相爷都没有这么好的东西。
当年主窑之人就是那个献笔洗的瓷工,汝州人也。官窑停了,他回乡,不到两年就死了。其后代自然是颇有家资,在汝州买了很多田地,做了地主。如此肥羊,自然就被活阎罗秦广王刘寄盯上了,跟“楚江王”任辉彦这个汝州太守、“宋帝王”李士渔这个汝州通判一勾搭,任辉彦这个太守府尹稍微使了点儿手段,就灭了人家满门。田地,自然是三人与李彦分赃,“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制釉烧瓷的方子却攥刘寄手里了。。。
“小儿持金过闹市”的故事总是在随时随地的上演!可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