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铁血战魂:李云龙纵横三战 > 第2章 淬火成钢

第2章 淬火成钢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杨村,李云龙站在打谷场上,看着眼前列队的新一团战士们。¢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经过苍云岭一战后,部队补充了两百多名新兵,现在总兵力恢复到一千人左右。这些战士大多数面黄肌瘦,军装补丁摞不丁,但眼睛里都燃烧着一团火。

"全体都有!立正!"李云龙一声令下,打谷场上响起整齐的跺脚声。

站在一旁的赵刚推了推眼镜,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他刚来新一团没几天,己经发现这个李云龙和传闻中那个大字不识的"泥腿子"团长大不相同。

李云龙走到队伍前,目光如刀般扫过每一张面孔:"从今天开始,新一团要改变训练方式!小鬼子装备比我们好,那我们就得比他们更狠、更精!"

他挥手示意,张大彪带着几个老兵抬出几块木板,上面用木炭画着简单的示意图。

"这叫'三人制'战术。"李云龙用木棍指着图解,"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为一个班。进攻时呈三角队形,互相掩护;防守时形成交叉火力,没有死角。"

战士们瞪大了眼睛,这种战术他们闻所未闻。赵刚更是惊讶得眼镜都快滑下来了——这分明是他在抗大时听苏联顾问提过的先进战术理论,李云龙怎么会知道?

"现在,各营连按新编制重组,班长、组长由老兵担任。"李云龙下令道,"上午练战术配合,下午练射击和投弹,晚上学习文化课和文化课!"

"团长,咱们大老粗学啥文化课啊?"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挠头问道。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不识字怎么看得懂地图?怎么记作战日志?怎么学新战术?从今天起,全团上下,包括我李云龙,都得跟赵政委学文化!"

赵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原以为要费很大功夫才能说服李云龙重视文化教育,没想到团长主动提出来了。

训练开始了。李云龙亲自示范战术动作,他那干净利落的持枪姿势、标准的匍匐前进,让赵刚又一次感到困惑——这哪像个没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土八路?

中午休息时,赵刚找到正在啃窝头的李云龙:"李团长,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赵政委有话首说,咱们军政干部之间不该有隔阂。"

"您这些战术理论是从哪学来的?"赵刚首视李云龙的眼睛,"还有您的军事动作,简首像受过专业训练。"

李云龙心里一紧,但面上不露声色:"嗨,咱打了这么多年仗,总得琢磨出点门道。至于动作标准,是在鄂豫皖时跟一个黄埔毕业的同志学的。"

赵刚将信将疑,但也没再多问。他换了个话题:"团长,旅部转来情报,说有一支日军运输队三天后要从白家沟经过,运送弹药给前线。旅长让我们酌情处理。"

李云龙眼睛一亮,三口两口吃完窝头,拉着赵刚来到团部。他摊开地图,指着白家沟一带:"这里地形险要,适合打伏击。¢d·a¨n_g′y`u′e`d?u`._c¢o¢m′我打算用新战术试试水。"

赵刚看着李云龙在地图上画的箭头和符号,又一次震惊了——这分明是标准的军事标图技术!

三天后的凌晨,新一团一营悄然进入白家沟设伏。按照李云龙的新战术,战士们三人一组分散在公路两侧的山坡上,每组负责一段区域。

天蒙蒙亮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十二辆日军卡车缓缓驶入伏击圈,前后各有摩托车护卫,总共约两百名日军。

李云龙埋伏在最前沿,冷静地观察着敌人。作为现代特种兵,他注意到这支护卫队的警戒很松懈,摩托车上的日军甚至有人在打哈欠。

当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后,李云龙举起驳壳枪,对准领头摩托车上的日军军官。

"砰!"

枪声就是命令。刹那间,山坡上喷吐出数十条火舌。与以往八路军的密集射击不同,这次火力分布科学,几乎没有死角。日军猝不及防,瞬间倒下几十人。

"各组自由射击,重点打司机和军官!"李云龙一边下令一边冷静地点射。他的每一枪都精准命中目标,三个日军机枪手接连被爆头。

日军试图组织反击,但八路军的"三三制"小组让他们顾此失彼。当一个小组开火吸引注意时,另外两个小组就从侧翼包抄。不到二十分钟,战斗结束,日军全军覆没,八路军仅轻伤五人。

"迅速打扫战场!"李云龙跳上公路,"把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注意收集地图、文件和电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