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要我说啊,你大可放心,撒开手去做吧。”
一切都还在发展的萌芽阶段,以后大家会越来越注重行容举止,而女人在这方面又尤其敏感,势头可谓是一片大好。
随着客流量越来越多,大家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看什么都一眼生,并不会对当地的东西特别了解。
‘眼缘’或者说‘好看’‘好玩’‘有趣’此类的东西会越来越重要。
一些摆件,一些噱头,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名字,这么些细节会被无限放大。
沈曼看向不远处那个有着小猫木偶的摊子,她也看过几次了,明显那个摊子的客人比较多。
一个是大家的东西其实都一样,同质化严重,对于客人来说挑谁家的都可以,一个则是那个猫偶很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小孩子拉着家长,问他们去哪里吃,他们肯定会说去小猫家吃。
没什么不能理解的,特殊意味着记忆点,意味着乐趣,而且那家的店主很会观察人,能注意到客人的微小动静。
“真的吗?你说了我就放心了,我其实也觉得不是那样的,但我自己一个人的想法,会有点不自信。”
沈曼明白,需要认同感,她虽然不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本质上还是经验缺乏,而且这里环境又陌生。
“曼曼,我和你说,你之前不是打听了摆摊的事情吗?我想过了,你不要摆摊了,趁着咱们的店在装修的这段时间,我在这边摆摊,先卖饰品,然后找机会再卖女装。”
比起沈曼去摆摊,她去更有意义些,而且多少都算是收入。
段觅觅比较过了,与其沈曼去折腾这些事情,不如她去。
做生意是她的想法,不是沈曼的。
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和她一起折腾。
与其让沈曼花费时间去摆摊,不如她去多多识字,看书。
以后要正式开店,没人记账可不行。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考虑,沈曼都不用想去摆摊,她去。
她去是最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