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这话也并非全是在拍马屁,冯良才的字是真的好,绘画也很有一种恬淡的味道。_优\品~晓·说+蛧? `首,发¢
古代能靠科举当上大官的,在书画上面基本都有很高造诣。
比如秦桧、蔡京、严嵩、和珅,还有颜真卿、褚遂良……其他人在书画上的段位或许没他们高,但绝对不会差。
冯良才也是其中之一,他的书法接近赵体,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锦绣,老夫那边有一封准备奏折,准备呈给陛下,你去看看得体否。”冯良才并没有理会,看样子是听的太多早己经对恭维免疫,指了指旁边案桌上的奏折说道。
这是想考我啊,苏文心想,走过去拿起一看。
只见奏折上面写着:老臣冯良才,恭请皇上圣体安康。
只是一封普通的请安折,没有任何特别。
当然,特别的也不会拿给自己看。
不过从这一封再普通不过的奏折上,苏文却看出了端倪。
当下非皇上寿诞,冯良才己经辞官归隐,一般情况下是不必向皇帝写请安折的。
冯良才之所以给皇帝写请安折,应该是冯家想要让人进朝堂了。
写请安折相当于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让他能想起冯良才这个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忠的老臣。?k*s·y/x\s^w′.*c!o*m_
“此请安折无任何不妥。”苏文道,“学生斗胆,也写一封请安折初稿,请冯师指正。”
冯良才闻言,狐疑的将纸笔递给苏文。
苏文也不客套接过狼毫笔,就在纸上写了起来。
“老臣身在乡野,时常梦遇先皇。每每念及先皇之恩,人不寐,老臣白发征夫泪。遥想老臣在朝皇上乃一稚童,如今己成一代圣君。愿皇上圣体安康,平安喜乐。”
“好!”冯良才看完,忍不住大叫了一个‘好’字,“尤其是那句,人不寐,老臣白发征夫泪。”
然而真正让他拍案叫绝的,并不是奏折内容写的有多好。
而是在于其格式。
苏文,把老臣两个字都写的很小,把皇上两个字写的非常大。
尼玛,这文采,这格式!
这样的奏折,绝对能在无数普通的请安折中脱颖而出。
而且奏折的内容,充满了冯良才对先皇的感恩,还写了冯良才看着皇帝长大,殷殷亲情,仿佛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
“好,就这么写。¨x~x,s/w!k_.¨c¨o·m!”冯良才猛的一拍案桌,“之前老夫就听说你很有才,没想到今日一见,你比老夫想象的还要有才!”
华夏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今日就免费教给你了,苏文心中微微一笑,把臣写的很小把皇上写的很大,这操作亮瞎你们眼了吧。
“冯师突然给皇上写请安折,想必另有深意吧?”苏文转换话题。
“既然你是自己人,老夫就开门见山了。坐。”冯良才示意二人坐下,道,“当今朝局动荡,老夫本欲置身事外在家颐养天年,奈何事不遂我愿。因此给皇上写一个请安折在皇上面前露个脸,他日若有冯家子弟进入朝堂,皇上也会念及旧情。”
听到冯良才的话苏文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冯良才本来想不过问朝堂纷争,让冯家保持中立,但无奈有人逼他站队。
就像明朝时期的李善长一样,辞官归养之后就能舒舒服服过日子不站队了?不可能,那些淮西勋贵会逼他和自己一伙。
胡惟庸谋反他本不想参与,都七老八十了都辞官归隐了还参与个蛋。
然而胡惟庸非要写信给他让他知道这件事情,把他拉下水。
结果李善长就因为不检举揭发被抄家灭族。
李善长其实早就知道参与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也想检举揭发,但无奈李家很多族人都在朝堂为官李家尾大不掉,局面己经不是他能掌控。
辞官归隐后他无权无势,恐怕检举揭发奏折还没送出去,就被胡惟庸一党给灭了。
所以,有时候辞官归隐的大官站队,其实是迫不得己。
辞官归隐想要金盆洗手从此不过问朝中事?哪有想的那么美好。
冯良才在朝中有很多故旧,再加上冯家家资百万,必定会遭人惦记逼他站队。而且就算他自己不站队,故旧犯事也会受到牵连。
简单的说就是,一旦进入过朝堂,就很难将自己撇干净。
“然而近年来冯家人才凋零,朝中没有一个有能力,且信得过的自己人。”果然,冯良才道,“冯家不能把命运交到他人手中,只能交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