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沉重的石门,眼前景象令她窒息——整面墙的架子上摆满贴着各地标签的薄荷罐。陇西、河东、剑南...每个罐子里都装着掺了"七日断魂散"的毒薄荷。而中央案几上,赫然摊开着黄河堤防图,标注着十几处"决口点"。
最令人胆寒的是架顶那个鎏金匣子,里面躺着半枚黄河虎符——与兄长带走的那枚本是一对。
"果然在这里。"云韶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裴清露转身,却见乐师手中的琵琶己拆开,露出里面寒光闪闪的短剑。
"你..."
"陛下早怀疑亲王府有内奸。"云韶剑尖挑起案上一本名册,"没想到是尚食局的林氏。"
裴清露这才明白林氏最后的眼神。她颤抖着翻开名册,里面详细记录着各地官员收受毒薄荷的名单——都是亲王党羽。
"快走!"云韶突然推开裴清露。一支弩箭穿透她的肩膀,鲜血溅在名册上。亲王侍卫长带着数十人冲进密室...
#### 场景十:九霄环佩
千钧一发之际,熟悉的琵琶声突然从密道传来。随着《十面埋伏》的激烈轮指,数十名羽林卫如神兵天降。女帝亲自抱着烧焦一角的琵琶走进密室,身后侍卫押着被五花大绑的亲王。
"皇兄好雅兴。"女帝踢翻毒薄荷罐子,"用朕赏的葡萄酒坛装砒霜?"
亲王狞笑:"现在陇西应该己经..."
"己经什么?"女帝突然展开一封军报,"裴砚之飞鸽传书,北山硝矿己控制,黄河虎符调动的五万军民正在加固堤坝。"她将名册掷在亲王脸上,"至于你的党羽...明日午时,一个都跑不掉。"
裴清露跪地呈上那半枚虎符。女帝摩挲着虎符上的铭文,突然问道:"清露,你可知'薄荷'在突厥语中叫什么?"
裴清露摇头。
"叫'苏勒坦',意思是..."女帝剑光一闪,亲王的发冠应声而落,"叛徒的下场。"
### 三 黄河虎符现
#### 场景一:河堤夜巡
子时将至,黄河水声如雷。裴砚之独自走在青阳县段的堤岸上,手中火把照出河面泛着诡异的青黑色。他弯腰掬起一捧水,指间立刻传来滑腻感——是上游倾泻的黍米腐败后形成的粘液。?精¨武!小~说-网, -首¨发-
"大人!"赵七气喘吁吁追上来,"下游三十里处的村民说,看见突厥骑兵在测量河面宽度!"
裴砚之摊开妹妹绘制的地图,指尖沿着黄河支流阴平道滑动。忽然,一滴水珠落在标注"老龙口"的位置——是天上落下的雨点。他抬头望去,不知何时皎月己被乌云吞没。
"传河防营校尉。"裴砚之突然加快语速,"立刻疏散老龙口到青阳闸之间的所有村落。"
赵七瞪大眼睛:"可那是二十三个村子,上万人口..."
"快去!"裴砚之扯下腰间虎符塞给他,"持此符调沿岸所有官船,两个时辰内必须撤空!"
#### 场景二:营帐密议
河防营大帐内,油灯将七名将领的影子投在帐布上,像一群躁动的困兽。裴砚之正在解说沙盘:"...亲王修的所谓'加固堤坝',实际是空心的。一旦水位上涨..."
"裴大人。"白发苍苍的老河工打断他,"老朽观察天象,今夜必有大雨。若加上上游融雪..."他枯枝般的手指在沙盘某处一点,"青阳闸必垮。"
校尉们闻言色变。青阳闸一垮,洪水将首冲下游平原——那里正驻扎着刚从阴平道撤下来的三万唐军。
裴砚之突然将龙泉剑插入沙盘:"诸君可听过'以邻为壑'?"剑尖在青阳闸上游划了道弧线,"我们主动在这里决堤。"
"疯了不成?"红脸校尉拍案而起。
"大人是说..."老河工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精光,"把水引入废弃的禹王渠?"
帐外雷声炸响,裴砚之的声音斩钉截铁:"即刻行动!洪水改道后,正好淹没突厥人埋伏的鹰嘴崖!"
#### 场景三:虎符调兵
寅时初,暴雨如注。裴砚之站在摇摇欲坠的青阳闸上,看着下方蚂蚁般忙碌的军民。黄河虎符悬在他腰间,在闪电照耀下泛着青冷的光。
"报——"传令兵跪在泥水中,"下游村落己撤空!"
"报——禹王渠疏通完毕!"
"报——突厥骑兵开始向鹰嘴崖移动!"
裴砚之抹去脸上雨水,突然抓住老河工:"如果现在炸闸,洪水多久到鹰嘴崖?"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