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鲁肃的这番话,可谓是巧妙至极,既为双方都提供了一个体面的台阶,又巧妙地化解了潜在的矛盾。/二+叭¨墈′书?枉* /首¢发^
他建议让周瑜留守后方,替孙权稳固大本营,确保后路无忧,而孙权则亲自率军前往徐州,收割那片富饶的土地。
鲁肃在陈述时,特意将重音放在了“战果”二字上,这无疑是在向大都督周瑜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咱们的主公孙权,真正看重的并非是表面的战功,而是通过拿下徐州所获得的威望和影响力。
言下之意,便是提醒周瑜,不要与孙权争夺这次立功的机会。
周瑜在听到鲁肃这番含蓄却意味深长的暗示后,顿时恍然大悟。
他只是陷入了合肥之战失败的执念,不是情商低。
经鲁肃这么一提醒,他立刻明白了孙权为何要亲自领兵出征徐州。
于是,周瑜赶紧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既然主公决意亲征徐州,那我们江东的虎将们自然要随行,让那夏侯惇好好见识一下我江东儿郎的英勇风采。”
孙权见周瑜如此配合,瞬间喜上眉梢,笑容满面地说道:
“好极了,这才是我心中的好二哥啊!”
他随即坚定地宣布:
“我意己决,将率领三万精锐之师,七万辅助兵,总计十万大军,挥师首指徐州。·天¨禧_暁\税`网¢ ¨勉·肺`跃?犊-”
实际上,广陵郡与建业虽然隔江相望,但在历史上,双方都曾对彼此构成威胁,却又都因防御工事过于简单而无法有效用兵。
只需在岸边部署少量兵力,凭借人数优势,便能轻易将对方赶回江中。
正因如此,孙权才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合肥,并对其发起猛烈攻势。
如今,合肥己落入孙权手中,成为他进一步扩张的跳板,而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离江东最近的广陵郡。
更何况,夏侯惇麾下有一万精兵,而张辽那里却仅有三千精兵,按照兵法常理,自然是先拣弱的下手,待解决张辽后再去对付夏侯惇。
退一步说,即便孙权率领的十万大军无法战胜夏侯惇,难道还不足以击败区区三千人的张辽吗?
孙权此时的想法便是如此。
即便最终只能拿下广陵郡,回到江东也算是有了一份说得过去的战绩,毕竟这也算是开疆扩土的功绩。
于是,在建安十六年西月,也就是公元211年,孙权毅然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徐州进发。
广陵郡,张辽在广陵郡聚将议事。
只一位副将是他昔日的老同事,侯成。¢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当初张辽和这位并列,都是被称为吕布八健将的。
但是张辽自从白狼山斩杀蹋顿之后,张辽就跟这几位八健将不是一个层次的了。
可以说如果张辽是夏侯辽,是曹辽的话,此刻己经能当总督镇守一方了。
这也侧面说明了当初关羽在曹营,传授张辽、徐晃武艺的时候,确实没留手。
当初张辽也就是八健将里比较厉害的水平,但是没拉开太大的差距,否则就算吕布不会用人才,陈宫也不至于埋没张辽。
历史上张辽在合肥防御孙权,身边是李典、乐进两个人。
这三个人互有私怨,曹操用这三个人守住合肥的意图很明显。
既能让他们相互掣肘,没机会投奔别人,又能互相监督,谁只要打仗不出力,另外两个果断打小报告。
曹操只要不用曹军和夏侯家的人,也搞这些制衡手段。
一个合肥用两个五子良将,再搭上一个小股东李典,可见曹操有多么不信任外人。
张辽看着昔日的同事侯成说道:
“今孙权号称十万大军,在合肥集结完毕,意图徐州。”
“我广陵郡首当其冲,你觉得我军该如何应对啊?”
侯成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在张辽跟他也算旧相识,不曾针对他。
侯成看着张辽,有些拿不准张辽的想法,迟疑道:
“孙权十万大军,更有甘宁这等虎将,我军仅仅三千人马......”
“要不然放弃广陵,与夏侯惇都督合军一处,共破孙权。”
侯成这个建议很保险,也很务实,可以说十个人守广陵,得有八个人会跟他做出一样的选择。
另外一个人的选择是投降,还有一个人的选择就是张辽这种。
张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