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早点绑定张飞,先涨点智慧好了。
要是诸葛在就好了,要是诸葛亮在他会怎么办呢?
天上应该没有掉馅饼的事,这里面不会有诈吧?
学诸葛,多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江夏太守,可是朝廷名器,舅舅您能说的算?”
“贤甥有所不知,其实刘表也不想派走文聘,他得用文聘看着我,怕我翻了他的襄阳,那他就没什么好选的了,与其走了文聘,或者把江夏交给我的人,不如交给你这个外甥。”
“那舅舅就这么放心我?不怕我把江夏给刘备或者孙权?”
“自己外甥,有什么信不着的,当然你刚到任,少不了自己兄弟帮衬,兵让蔡中、蔡和帮你打理,外甥你今年多大了?”
“24厘米,怎么了?”
“我问的是年龄。”
“啊!24岁,我刚才说错了。”
“未曾婚配?”
“舅舅到底是何意?”
“临上任江夏之前,我得帮你定桩亲事,你母亲不在了,这件事得舅舅做主。”
“哪家姑娘?”
“蒯家姑娘,要不然他们也不放心。”
“不放心什么?”
“不放心家中姑娘的婚事,你到底想好没?”
好家伙,让我去当江夏太守,兵权却在蔡中、蔡和手里,再在让我当蒯家的女婿,这是放心了,我就剩当个看门的武将了。
看来这蔡、蒯两家铁了心要投曹啊。
不行,我是正人君子,我是忠臣良将,得帮刘备争取更多的利益。
“那个.......姑娘好看吗?”
“三日后,蒯家诗会,姑娘们都会参加,你随便挑,只要姓蒯就行。”
“那我三日后看看姑娘们好不好看再说。”
说罢,徐坤拜别蔡瑁,两个小厮把他引入客房。
徐坤躺在床上,总觉得哪里不对。
三日后,那不就是诸葛亮锦囊妙计的日子吗?
想到此处,徐坤也不管三日后了,赶紧打开诸葛亮的锦囊。
‘蒯家诗会,有你良配,江夏易主,坤坤辛苦。’
靠!
合着你诸葛亮早就算计到了?
那你不早告诉我?
等等,他远在新野,怎会知道如此多细节。
黄家!蒯家诗会怎么不告知黄家?
一定是黄月英那条线!
诸葛亮只要知道蒯家诗会的事,剩下根据徐坤的身份和蔡瑁的需求一推算,基本上就能推算出个八九不离十。
都是人精啊!
三爷!张三爷!我要跟你绑定!我要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