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殖民星地形,衰变的恒星,它们在变成一样的东西!”
沈溯突然明白母亲的计划了。共生意识不是让人类意识与宇宙同步,而是让承载着人类疑问的物质,成为宇宙的“神经末梢”。那些塑料垃圾的分子活性,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它们在“思考”——延续着人类未完成的提问。
而死寂晶体,或许不是恒星的衰变,而是宇宙在回应这些提问。
硬币上的条形码开始发光,投射出一段影像:林岚站在实验室里,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塑料瓶,她的手穿过瓶身,指尖与里面的透明液体融合。“当人类停止提问,宇宙就会失去活力。”她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所以我们要留下‘引子’,让宇宙记得,曾经有文明在思考。”
影像消失时,观测站的震颤突然停止。沈溯看向窗外,新地的环形山正在恢复原状,α星系的晶体恒星边缘,竟渗出了淡蓝色的光——那是氢核重新燃烧的征兆。
“博士,样本的活跃度在下降!”小林的声音带着惊喜,“它们……平静下来了。”
沈溯却盯着显微镜。硬币上的液体已经干涸,露出最后一行字:“它们在看,因为我们在想。”
他突然想起母亲照片里的矿泉水瓶,瓶身上的“地球留念”四个字,和晶体里的问号,和咖啡渍的纹路,和所有他见过的异常线索,在脑海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宇宙的无序度与文明的惊奇感成正比。当人类停止提问,恒星会变成晶体;而当人类的疑问以某种形式延续,晶体也能重新燃烧。
可那个问题还在:母亲到底在哪里?她是变成了塑料里的意识,还是……成为了宇宙的一部分?
沈溯拿起咖啡杯,剩下的液体在杯底晃出微小的漩涡。这次他看清了,漩涡中心,有个透明的影子在眨眼,像极了照片里母亲的眼睛。
观测站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月球档案馆的紧急信号。屏幕上弹出一张图片:21世纪的地球卫星照片,太平洋上的塑料垃圾带,在阳光下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
而问号的中心,漂浮着一枚硬币,和沈溯手里的那枚一模一样。
沈溯把白大褂塞进自动清洗机时,金属纽扣卡在了滚筒缝隙里。淡蓝色的洗涤液从缝隙溢出,在不锈钢台面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漂浮的不是纤维碎屑,而是几粒银灰色的粉末,正随着水波旋转成螺旋状,像极了α星系的恒星分布模型。
“博士,月球档案馆又发来了加密文件。”小林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这次是……您母亲的实验日志,1997年的手写版。”
沈溯的手指在清洗机控制面板上顿住。1997年,母亲林岚才二十四岁,距离共生意识计划启动还有五年。他盯着水洼里的粉末,那些颗粒突然闪烁起来,明暗节奏竟与观测站的应急灯频率完全一致——上周实验室爆炸时,应急灯就是这样闪烁的。
“把文件传到我的私人终端。”他按下启动键,滚筒开始转动,纽扣摩擦金属的声响像某种摩斯密码。
洗衣房的烘干机突然发出嗡鸣,显示屏上的数字从“05”跳成了“97”,又瞬间变回“05”。沈溯走过去拉开舱门,热空气扑面而来,里面堆积的实验服上沾着奇怪的污渍:淡红色的斑点排列成环,中心是个极小的问号,和实验室晶体里的符号一模一样。
这些实验服是上周爆炸后更换的,全新的面料,怎么会有污渍?
他捏起一件实验服对着光看,布料纤维里嵌着更多银灰色粉末。指尖划过斑点时,红色突然褪去,露出下面的字迹——是用21世纪的圆珠笔写的,“别相信眼睛”。
烘干机的出风口突然吹出一张纸片,落在沈溯脚边。是张超市收据,2023年的,来自地球上海的某家便利店,购买记录里有一行加粗的字:“矿泉水瓶x1,付款人:林岚”。
滚筒还在转动,纽扣摩擦的声音越来越急,像有人在里面敲摩斯密码。沈溯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调出摩斯密码对照表,指尖跟着节奏敲击台面:
沈溯的私人终端在桌面上震动,月球档案馆的文件传输进度停在97。
全息投影里,母亲的实验日志字迹潦草,纸页边缘有烧焦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