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特意在镇上买的一些相对体面的纸张、一支全新的狼毫笔,以及一小块成色尚可的松烟墨。
这些,是他准备送给启蒙恩师周夫子的谢师礼。
虽然不贵重,却是他的一片心意。
苏明理心中清楚,周夫子对他的恩情,绝非简单的笔墨纸砚所能衡量。
那是在苏家最困顿之时,周夫子如雪中送炭一般,不仅慧眼识珠,破格收录了他这个贫寒农家子。
更是毅然免去了他所有的束脩,让他得以迈入学堂,开启了真正的求学之路。
若无周夫子当初那份不计回报的慷慨与坚持,何来今日的县试案首?
更不必说,后来又是周夫子不辞辛劳,为他修书引荐。
才让他得以拜入陈教习门下,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份知遇之恩,这份再造之德,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
他苏明理这辈子也还不完!
他将这些礼物用一块干净的细棉布仔细包裹好。
随后又拿起昨日县衙报喜吏员郑重送达的喜报,一同放入书袋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才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迎着清晨微凉的晨风,朝着邻村周夫子的家走去。
一路行来,村中的景象也与往日不同。
那些平日里对他这个“苏家二小子”不甚在意的村民。
今日见到他,脸上都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远远地便开始打招呼。
“哎哟,这不是明理案首吗?这么早啊!”
“苏案首这是要去哪儿啊?可吃了早饭?”
“案首公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出息,真是咱们苏家村的福气啊!”
各种恭维和讨好的话语不绝于耳。
苏明理依旧是那副平静谦和的模样。
他一一拱手回礼,言辞得体,没有丝毫的骄矜之色。
这更让那些原本就对苏明理印象不错的村民,心中对他更是高看一眼。
待到苏明理来到周夫子家的小院门前时。
天色尚早,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院门却己吱呀一声从内打开。
只见周夫子竟己站在门内。
他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显然是昨夜思绪万千,激动得未能安眠。
此刻,他脸上却不见丝毫疲惫。
反而因为见到苏明理的身影,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充满了喜悦与期盼。
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件浆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儒衫,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
显然是对苏明理的到来极为重视。
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