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掌柜的赏识,如同给苏家父子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如!文+枉+ ~哽¢薪_最?筷_
接下来,便是清点草药,商议价格。
苏明理采摘的那些草药,虽然种类不多,数量也有限。
但因为处理得当,品相也还算新鲜,孙老掌柜都给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
尤其是那些艾叶。
孙老掌柜更是表示,若是能保证品质,有多少他收多少。
价格也会比寻常艾草略高一些。
一番清点下来,苏明理他们带来的这些不起眼的“野草”,竟然也卖了足足六十多文钱!
这个数字,虽然比不上苏明理上次卖玩具赚得那般惊人。
但对于苏大山和苏明德而言,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要知道,他们平日里辛辛苦苦下一天大田,或者去镇上打一天零工,也未必能挣到这么多。
而这些,仅仅是苏明理带着苏明德在山脚转悠了大半日,采摘回来的。
苏大山接过孙老掌柜递过来的那串沉甸甸的铜钱,手指都在微微颤抖,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
他看向苏明理的眼神,充满了骄傲和欣慰。
这个小儿子,是真的有本事!
不仅读书厉害,连这赚钱的门道,都比他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看得透彻!
“多谢孙掌柜!多谢孙掌柜!”苏大山连声向孙老掌柜道谢。
孙老掌柜摆了摆手,笑道:“老丈不必客气,这是令郎应得的。日后若有好药材,尽管送来便是。”
他又特意对苏明理说道:“小友,老夫方才所言,并非客套。”
“你若对药理真有兴趣,随时可来百草堂,老夫乐意与你切磋。”
苏明理再次躬身行礼:“学生谨记孙掌柜教诲,日后定会前来叨扰。-零`点?墈_书! /嶵?歆_蟑?节!耕+歆¢快¢”
从百草堂出来,苏大山和苏明德依旧感觉像是踩在云端一般,有些不太真实。
“明理,你……你可真是爹的福星啊!”
苏大山感慨万千,拍着小儿子的肩膀,眼中充满了自豪。
苏明德也咧着嘴笑,对弟弟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六十多文钱,虽然不能彻底改变苏家的困境。
但却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原本黯淡的生活,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通过自己努力改善生活的希望。
回到家中,当张氏和王氏得知这次卖草药又赚了六十多文钱,并且还得到了孙老掌柜的赏识和长期收购的承诺时,更是喜出望外。
张氏激动得拉着苏明理的手,一个劲地说着“我儿有出息”,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王氏看着苏明理的眼神,也充满了钦佩和感激。
只有苏明志,躲在屋里听到外面的欢声笑语。
他脸色更加阴沉,心中的嫉妒之火也烧得更旺了。
他觉得,苏明理的好运气,简首是没完没了!
而自己,则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般,无论做什么都不顺。
不过草药生意虽然初步打开了局面,为苏家带来了一笔稳定的额外收入。
但苏明理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他知道,单靠采摘野生草药。
数量有限,而且也受季节限制,并非长久之计。
他心中的“开源大计”,还有更重要的一环——竹木制品。
之前制作的那些小玩具,虽然赚了一笔“快钱”。
但也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容易被模仿,难以持续。*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他需要制作出一些更具技术含量,或者更具实用价值的东西。
于是,在每日刻苦攻读和帮家里采摘、处理草药之余,苏明理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竹子和木料。
他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的竹蜻蜓和木陀螺。
而是开始尝试一些更复杂的物件。
他记得前世看过一些关于古代文人书房用具的资料,比如造型雅致的笔筒、小巧玲珑的镇纸、方便实用的书签等等。
这些东西,对于读书人而言,既是实用品,也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若是能做得精巧些,说不定能卖给镇上那些富家子弟或者读书人。
他还想到,村里人常用的竹筐、竹篮,虽然实用,但大多样式粗陋,做工也比较粗糙。
若是能在保证实用的前提下,将样式做得更美观一些,编织得更精细一些,或许也能卖上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