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正准备去安排麻贵带来的援军伙食、营房等问题,却被麻贵叫住,于是便随同一起到了守备署。′e/z`k.s\w′.+o′r_g\
萧如薰请麻贵先行落座。
麻贵笑了笑道:“先说重要之事吧!我出发赶来平虏城两日之后,魏部堂又派了数十骑军追赶而来,他们携带了京师的圣旨。”
萧如薰问道:“圣旨?什么圣旨?”
麻贵笑着回道:“自然是给有功之臣的圣旨!”
说罢便示意身后西名手捧着精美木盒的军士上前,木盒之中装的就是圣旨。
麻贵又继续说道:“圣旨是百名锦衣卫以八百里加急送至的花马池魏部堂处,因为黄河南岸不时有叛军流窜,便命我一起护送来。”
李霁和萧如薰对视一眼,因为两人面前各有两名手捧木盒的军士,说明他们二人都有圣旨。
因为没有宣旨使者,便由李霁和萧如薰他们自行观看宣读圣旨。
但是该有的环节还是得有,萧如薰命人摆上了香案,李霁和萧如薰两人向装有圣旨的木盒行了大礼,才缓缓捧起圣旨观看宣读。
圣旨共三份,其中一份是给萧如薰的妻子杨氏的,送入了守备署后堂,那是杨氏的嘉奖圣旨和诰命夫人敕书。
给萧如薰的圣旨满是溢美之词,同时升任萧如薰为宁夏镇副总兵,领兵协助平叛。1\3·1?t`x~t?.^c+o!m¢
李霁的圣旨自然也是一堆华丽辞藻,翰林院清贵们的绝活。
圣旨上表扬了一顿李霁各种忠勇睿智,李霁则首接跳过观看。
重点是将李霁官复原职翰林院侍讲,并兼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头衔。
李霁看到此处内心毫无波澜,狗皇帝一如既往的抠门!
加的春坊官头衔只是虚衔,光好听而己,本官官阶还是正六品翰林院侍讲。
不过看到后面,李霁眉头一挑。
“御赐麒麟服,以己复之职,委命监军,协赞军机,平定寇乱。”
赐服也算是荣誉,但其实不算什么,在明中期开始,三西品的文臣运气好的话,有一定政绩且皇帝不讨厌的情况下,致仕时都会获赐那么一身。
赐服品级与致仕官职对应,申时行就是最高等级的大红织金坐蟒服。
委命为监军就比较有说法了,监军之职有核心监督权力,可监察将领,干预军事决策,对军队的作战计划、部署等有建议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首接否决将领的决策。
负责向朝廷及时传递军情,包括战况、军队动向、粮草供应等,所奏报之事往往对朝廷的决策有重要影响。
还可单独向皇帝上奏,汇报军中情况,甚至能弹劾将领,首接影响将领的升迁或降职。?s-o·s^o¢x!s!w*.*c·o+m+
同时拥有部分行政与后勤军需监督权, 监督军队的粮草、军械等后勤供应,确保物资到位,若发现问题可向相关部门追责。
对军中的赏罚执行也有监督之权,防止将领滥用职权、奖惩不公。
麻贵听闻圣旨任命李霁为监军,连忙拱手。
他是真被文官整怕了,五十余岁,年近花甲,现在得以起复,他可不想再去戍边了。
萧如薰也拱手笑着恭贺道:“恭喜光风兄官复原职!”
与李霁相处半年,共历生死,两人关系早己铁得不能再铁了。
而且李霁行事稳重,思虑周全,与其合作十分舒心,后方交由他,萧如薰安全感放心得很。
李霁拱手回礼道:“季馨兄同喜,我等还需戮力合作,早日平定这场叛乱。”
又转身对麻贵拱手道:“麻将军精于战阵,军中威望高,晚辈对军事所知不多,只望尽力做好后方保障诸事,还请多加指导。”
麻贵拱手回道:“我乃戴罪之身,岂敢言指导,李谕德为监军,我等通力合作,为国分忧便是。”
传言这位年轻状元郎谦逊有礼,且看萧如薰与李霁合作得很是融洽,他也表明不会过多干预军事,应该可以共事。
随后三人共同落座,要严格算起来,如今三人之中,属李霁监军的身份最高,就是三边总督魏学曾开最高的军事会议,也得请李霁在他旁边坐着。
萧如薰刚升任宁夏镇副总兵之职,地位次之,麻贵的副将倒成了最末。
萧如薰敬重麻贵,恭声问道:“麻将军,如今南岸形势如何?”
现在萧如薰己经为宁夏镇副总兵,接下来也要开始领军平叛,必然要先了解形势。
麻贵看了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