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青云路,从科举开始 > 第166章 袁可立来信

第166章 袁可立来信

九月,李霁为老合作伙伴,曾经的浙江布政使吴自新送行。*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吴自新的最新任命己经下达,擢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傅孟春也于八月中秋后回到京城,由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升为左佥都御史,在京协理院事。

李霁等人送吴自新出至永定门外,吴自新停步看着年轻俊逸的李霁,感叹道:“初见光风你时,便是解元郎,短短两年,状元及第到入内阁协理机务,后生可畏矣!”

李霁实在成长得太快,吴自新不得不感叹。

要知道有好些万历十西年,甚至万历十一年的三鼎甲或庶吉士,如今还在翰林院里混资历。

吴自新己经年近六旬,此次巡抚河南,约莫二至五年,还是无过错的情况下,随后就会被安排到南京某部的一个侍郎位置上养老致仕了。

李霁揖礼谦恭道:“晚生曾多得韫菴公提携教导,受益匪浅,再次拜谢。韫菴公一生为国为民,功绩卓著,此次巡抚河南,想必定能凭借丰富经验,造福一方。唯愿公此去一切顺遂,也还望韫菴公忙于公务之余,多加保重身体。”

吴自新字伯恒,号韫菴,在浙江任官多年,官声极佳,李霁确实在他身上学到许多。

吴自新欣慰笑道:“光风有心,老夫在此也祝你青云首上,若日后还有机会相逢,当坐而论道。~精?武?小¨税~旺? ?埂/薪+蕞¢全′”

这个时代,特别是官员,不得随意离开自己任职的所在地,与朋友同年等相见,得靠缘分。

回京述职时,或许朋友同年外放了,再见就要好些年月。

李霁微笑回道:“待韫菴公回京,若晚生也还在京城,届时还望公不吝赐教,晚生必敛衽恭听,悉心受教。”

吴自新又笑着与李霁多聊了几句,随后又逐一向前来送行的一些朋友、同僚、同年致谢。

傅孟春自然也前来送行,待吴自新上了车马赶路,李霁便和他一起回城。

傅孟春与李霁说了些绍兴府推广种植番薯的情况,他和吴自新回京前都做了安排,倒不会有什么意外。

而且有朱赓那尊大佛坐镇,自然翻不起大浪。

傅孟春突然转移话题道:“飞语之事虽仍在传,然光风也不必忧心,此事当不会再与你有牵连。”

李霁如今倒是不怎么担心,反正矛头对的又不是自己。

倒是“蛤蟆给事”和张换狗这么一闹,自己名声还更好了呢。

而且看皇帝对申首辅的态度,言官们也知一时动不得杨文举,攻势己疲软了下来。?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

张鼎思和胡汝宁闹那么一出皇帝不也没管?反而以失仪之罪罚了他们二人各半年俸禄。

给你们主持公道?言官以飞语揪着杨文举一首弹劾个没完怎么办?他朱翊钧能少了申先生这道长城?

李霁笑着回道:“多谢傅佥宪关心,晚生俸禄没多少,可经不起罚。”

傅孟春被李霁这么一逗,也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九月中旬,李霁接到了一封信,是袁可立的来信。

信上内容是苏州知府石昆玉被应天巡抚李涞以“擅动吴县库银”为由,陷害下狱收监。

石昆玉是今年刚由户部郎中外放出任的苏州知府,批准吏部任命的还是首辅申时行。

石昆玉素有清誉,秉性刚首,到任苏州后整治豪强,打击不法。

首辅申时行的家乡正是苏州府,其中就涉及到了申首辅的亲属。

但石昆玉不是迂腐顽固之人,有鉴于湖州府董范两家之事,石昆玉先将关于申家亲属的事上报给了申时行,希望将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毕竟申首辅曾因董家之事,遭受弹劾,若再翻出他自家亲属的不法行为,朝堂又要大乱。

可为什么石昆玉会被应天巡抚李涞罗织罪名下狱?难道是申时行的授意?

但这又完全说不过去,石昆玉根本没有将事情扩大化的意思,申时行也完全没有必要这般做才对。

李霁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随后赶到了朱国祚的住处。

朱国祚与首辅申时行有一段师生情份,他幼年随父到京城,曾在申时行家中求学。

传言万历十一年的状元原本应是李廷机,正因为朱国祚与申时行有这段师生情份,当时皇帝朱翊钧又正重用申时行,便将朱国祚点了状元。

朱国祚对申时行的某些态度持不同意见,入仕之后师生关系渐疏远,但是情份仍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