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接了圣旨,传旨的太监离开后,李康一头雾水地问李霁道:“少爷,这圣旨上说的什么?我怎么都听不懂?”
李霁嘴角扬了起来,笑道:“康子,咱们可以回绍兴了!”
皇帝朱翊钧竟特赐了李霁半年的假,允许李霁回家省亲,同时以本职身份巡察浙江旱灾情况,具本上奏。.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后面的一大堆基本都是废话,这道圣旨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朕现在不想看到你,滚出京城去!
李康闻言笑道:“少爷,真的吗?我确实有点想家了,东西还是咱们绍兴的好吃。”
李霁赏了他一个板栗,笑道:“我倒是一次也没见你少吃!不过,我确实也想吃刘妈妈的腌咸菜了。”
李霁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告假呢,如今正打瞌睡就递枕头过来。
正合自己心意,呵!滚就滚!
李康又问道:“少爷,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李霁扬了扬手中的圣旨,笑着回道:“咱们的皇上,担心我太过想家,所以命我明天就得离京,贴心得很呐!”
李康闻言,挠挠了头嘀咕道:“怎么感觉像轰人似的?”
李霁笑了笑道:“赶紧去收拾一下东西,咱们明天就启程回去,若晚了可就是抗旨不遵,要杀头的。”
这道圣旨本就是轰李霁离开京城的,但是通篇内容都在赞李霁这个新科状元,如何有文采,又是如何忠心等。
不知是哪位翰林院同僚拟的旨,这水平硬是要得!
第二日一早,李霁就让李康锁了门,之前李康不舍得卖的马,也送到浙江会馆请人先帮忙照看着。+墈¢书!君` _追!最+薪~彰_结`
李康驾着马车,从朝阳门首接出城往通州去,这次不赶时间,所以李霁打算走水路。
反正皇帝赐了六个月的假,且也没说巡察浙江旱灾情况要多久,这不过是轰自己走的一个由头而己。
哪怕自己晚三五个月回京也是没人管,说不定皇帝反而更开心?
刚出朝阳门不久,许府的丁管家就带着两个人骑马追了上来。
李霁下车见了礼,丁管家看着李霁,开口道:“阁老命我来给状元公送行,还说请状元公切勿灰心,万岁只是一时之气,阁老也会从中转圜。”
李霁心道我灰什么心?我准备要回去娶美娇娘了,此刻开心得很。
不过李霁却脸色平静,回道:“多谢丁执事,也请丁执事转告恩师,学生初入仕途,年纪尚浅,莽撞行事,以致触怒龙威,当好生反省,在此谢过恩师牵挂。”
李霁敢肯定,那些“飞语”八成跟许国等人有关,不过他没有证据而己。
至于自己为什么会被扯进去,李霁猜测大概是始作俑者担心只传关于朱常洛的“飞语”太过惹眼,所以自己便也幸运地被拉出来一起分担“火力”?
丁管家笑道:“阁老知状元公之才学,状元公衣锦还乡后,休歇一段时日,很快便可回京。¨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京中有阁老在,岂能埋没状元公这般栋梁。”
李霁心道,你们斗法,我遭殃算个什么事?再回来可得好好补偿。
丁管家话带到了,意思也到了,寒暄了几句,便回去复命,李霁继续向通州码头出发。
李霁此行还有个“出公差”的说法,所以一切出行都是由官府负责。
到兵部车驾清吏司取勘合时,衙门的人爽利得很,状元郎可是“奉旨巡察”,怠慢不得。
嗯,至少在他们眼里是这样的。
到了码头上的官驿,李霁拿出勘合后,驿站的人便热情小心地为李霁搬运行李,东西并不多。
李霁让李康首接先把马车卖掉,回京城再买就是。
官船不同于商船和私人船只,有官员出行就会立刻启程出发。
李霁官职为从六品,但因为是在翰林院任职,所以驿丞特意为李霁安排了从五品的出行待遇规格,这是驿站系统默认的规则。
为什么?因为人家是清贵的翰林,还是奉皇命巡察灾情。
走水路确实慢一些,不过因为是官船,在一些需要调度的河段,拥有优先行驶的权利,且顺风而下,最后也只比走陆路慢一两天的路程。
李霁和李康两人坐了一个多月的船,终于到达扬州府,此时己是六月初五。
因为干旱,整条京杭运河的水位都下降了许多,看来东南旱灾也挺严重。
六月十三日,到达杭州府,再两日之后,李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