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并没有过多分神,在钱掌柜介绍完后,便揖礼从容道:“小子李霁,见过姜推官,诸位先生,员外。\s.h′u?q·u?n′d_n¢s..^c,o·m-”
上首的姜推官颔首笑道:“前两日社学比拼,你便有悼念诗佳作,没想到今夜又传美诗,不愧是府尊大人都亲口称赞有才学的青年才俊,请一同入席吧。”
李霁恭声回道:“多谢大人夸奖,然小子才学尚浅,岂敢与大人和诸位先生、员外同席。”
这种谦虚是必不可少的,人家一请就安坐,会给人恃才傲物的印象。
姜推官继续笑道:“少年人谦虚低调自是涵养,亦不可妄自菲薄,今夜是我们绍兴城几位员外举办的诗会,他们也想认识一下你这位少年才俊,不必推辞,入席便是。”
李霁不再推辞,在徐渭这一排的末席坐下。
好巧不巧,坐在对面的人李霁也见过,正是黄婉婉的长兄黄朝卿。
李霁坐下后,旁边的一位府学训导对他微笑颔首,李霁回以微笑,社学比拼时,此人是裁判之一。
这时,徐渭捻须开口道:“你字中有一两分赵文敏公书法之韵味,平时可是写他的字?”
李霁闻言,起身回道:“回青藤先生,正是,小子的先生每日必要求临摹两遍赵文敏公字帖。”
徐渭点点头,又道:“书法一途若想有所成,需集众家之所长,不可只观一家,赵文敏公乃是得多家之精髓,方至大成境界,你有天赋,亦可效仿之。′w^a~n!g`l′i\s.o′n¢g\.+c·o^m·”
徐渭是在书画方面都有大成就的人物,他的话自然要听。
李霁恭声回道:“小子谨记青藤先生教诲。”
徐渭看了眼李霁,又开口道:“你这诗在今夜算上乘之作,无外乎贴切应景,但在老夫看来,过于艳俗,谄媚奉承,今后还是勿作这般诗作为好。”
徐渭曾为胡宗宪代写《献白鹿表》,因文采出众得到嘉靖皇帝赏识,也让胡宗宪受皇帝宠信,不过后来胡宗宪因严嵩案受牵连,徐渭也因此受到影响,人生陷入困境。
徐渭大概是想到自身的坎坷遭遇,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诫李霁这个初展锋芒的少年。
李霁闻言,微微躬身道:“小子受教,日后必时刻谨记。”
徐渭为人狂放不羁,才华出众,但恃才傲物,对于他认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是态度轻蔑。
徐渭能主动告诫李霁,至少证明他是承认李霁有才学的。
徐渭随后站起身,开口道:“看来今夜也不会再出什么好诗作了,老夫年迈,现下己觉困顿,先告辞。”
说完,徐渭也不管众人,便自行往船厢外走去。
钱掌柜也跟着出去,大概是安排他离开。
在座的众人对此也都不以为怪,徐渭性格狂傲,世人皆知。¨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
若是年轻时候的徐渭,他们可请不到,也就如今年老,徐渭回到绍兴城隐居后,生活困苦,贫病交加,甚至靠卖字画维持生计。
西大富商还是多次持重金相请,他才肯来此坐了片刻。
姜推官也不以为忤,笑道:“青藤先生确实年事己高,我等随他便是。”
李霁重新落座后暗道可惜,徐渭还真是性格分明,没想到刚见面,听了两句教导,他便离开了。
本来还想向他请教一些书法方面的问题,现下只能作罢。
这时对面一名身着丝绸华服,身材发福的中年男人笑道:“老夫姓马,今夜李公子再出佳作,亲笔所写的诗作老夫想出资一百两购买,不知李公子能否卖与我?”
绍兴城西大富商,黄、王、董、马,说话的便是马家的现任家主马悦同。
众人闻言愕然,虽然刚才徐渭是有小小的赞扬了一下李霁有书法天赋,可你马家就出资百两购买他写的一首诗,这未免也太高看了,哪怕徐渭的字也不值这么多吧?
李霁突然有些懵,这马家莫不是人傻钱多?竟花百两买自己写的二十来个字,要知道自己今天买个小宅子都不用一百两。
谁知马悦同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那人也开口道:“老夫姓董,可出资二百两,请李公子卖与我。”
说话的是董家家主董庆德,方才众人听到马悦同出资百两己经够错愕。
不想董庆德突然又跳出来,提价到二百两,这是闹哪样?
李霁身边的府学训导用余光扫了眼李霁,心道这学生的字是不错,我的也不差,你们怎么不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