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些古建筑的元素,比如飞檐,比如雕花。”
我点了点头,说:“这样好,不能忘了祖宗的东西。”
下午,沈华带我出去“逛街”。街上的景象让我大开眼界,有会跑的铁盒子(汽车),有会动的画(电视屏幕),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店,里面摆满了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沈华给我买了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说这样穿起来更方便。我穿上,觉得很舒服,只是有些不习惯,总觉得不如长衫自在。
我们走到一个公园里,里面有很多人在散步、跳舞、打太极。沈华指着一个打太极的老人说:“先祖,您看,这位老先生的太极打得真好。太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打。”
我看着老人慢悠悠的动作,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的武术,也是这样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我叹了口气,说:“没想到四百年后,还有人记得这些。”
沈华说:“当然记得,这些都是我们的根啊。”
晚上,沈华带我去吃“火锅”。那是一个很大的锅,里面装满了汤,旁边摆着各种各样的“菜”,有肉,有菜,有丸子。沈华给我夹了一块“毛肚”,说:“先祖,您尝尝这个,很好吃的。”
我尝了一口,觉得很辣,但也很过瘾。我说:“这东西,比我们当年的麻辣烫好吃多了。”
沈华笑了,说:“那是,现在的火锅,可是有很多种口味的,有辣的,有不辣的,还有酸甜的。”
我们边吃边聊,聊了很多,从古代聊到现代,从生活聊到文化。我发现,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都渴望幸福,都珍惜亲情,都热爱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天上的星星,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我说:“沈华,你看,天上的星星,还是和四百年前一样亮。”
沈华说:“是啊,星星是永恒的,就像我们的亲情一样,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变。”
我摸了摸怀里的砚台,觉得它又开始发烫了。我知道,我可能快要离开了。我看着沈华,说:“沈华,我可能快要走了。”
沈华的眼圈红了,说:“先祖,您能不能不走?我还想多陪陪您,还想多听您讲讲过去的事情。”
我笑了,说:“傻孩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能来到这里,能见到你,已经很满足了。你要好好生活,要记得祖宗的教诲,要做一个好人。”
沈华点了点头,说:“我会的,先祖。您放心吧。”
回到家,我把砚台拿出来,放在桌上。砚台发出越来越亮的光芒,我知道,我该走了。我最后看了一眼沈华,说:“保重。”
然后,我就被一团光芒包围了,失去了意识。
等我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祠堂的供桌下,怀里还抱着那方砚台。外面的火光已经熄灭了,天色也亮了。我走出祠堂,看到苏州城已经被叛军占领了,街上一片狼藉。我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时代。
但是,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四百年后,有我的后人在等着我,有一个叫沈华的姑娘,会记得我,会把沈家的血脉延续下去。我拿起砚台,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转身,朝着南方走去。我知道,我还有未完成的事情,我要去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沈家的血脉延续下去,为了四百年后的沈华,也为了沈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