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来到了八月上旬,林家村的村民们热切地看着梯田上金色的麦浪,他们终于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粮食了。>^!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各位乡亲们,我们决定明天开始收割,不方便下地的,也要为家里准备好吃的喝的,还有旺财,你家一家老小都不用下地了。”
“叔公,你这是为啥。”
旺财着急了,自从林菀来了后,他家可是赚了不少钱,可谁会嫌钱多的,叔公竟然不让他们一家人下地,这可是要剜了他的心啊。
“你要做石磨,我们林家村没有电,可下山磨面粉不得走漏消息,我会给你工分,不过给了工分,你这石磨就是林家村的资产了。”
旺财笑了,原来如此,他们空闲的时候已经做了石碾,用来分离麦粒和麦秆,但要把麦粒磨成粉,不得要做石磨吗。
第二天天色微亮,林家村所有人都拿着镰刀扁担到了梯田,林菀知道小叔公早就分工完毕,几乎没有她能干的活。
但林菀哪里真的会不干活,连从来不会干农活的林萍和奶妈都下场了,她可要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经过两天的抢收,近八十亩的麦子全部收了上来,天气炎热,也就晾晒个两到三天,就能计算亩产,然后收入仓库。
林满仓牵着驴车,把县城的家里的那个大秤给运了上来,计算亩产,不得用大秤啊。
还花了不少钱买了很多麻袋,好在他买麻袋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都知道他以前是干倒爷的,买麻袋不是太正常了。
麦子晒得干干的,由林建国做笔录,几个村民轮流将麦子秤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亩产四百多斤。
这个数字把所有人都给吓着了,因为叔公预算亩产是两百斤,甚至还不到两百斤。
林菀坐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偷笑,其实她一直在做坏事。
为了不让亩产量这么恐怖,她从村民们将麦种种下去开始,就偷偷收了一部分。/x?i`n_k′a!n-s′h!u?w,u..*c^o,m_
如此日积月累,甚至连收割的时候,都往空间里藏了不少,不然亩产量公开,他们林家村的人就有麻烦了。
近八十亩地,足足收了差不多三万多斤的麦子,只要有计划地分配,林家村今年的粮食危机几乎可以安稳度过。
小叔公大手一挥,先将粮食入库,大家休息几天,等林建国算出全村总工分数,再按照基本口粮发放粮食。
林建国先要留出明年的麦种,再留下一部分作为备用粮,然后才按照村里的总工分,算出基本口粮。
最后算下来,成年男人可以分到四百斤,成年女人三百斤,儿童和老人平均两百斤左右,当然也会按照年龄有所增减。
如果工分还没有消耗掉,那就可以用来换钱,毕竟今年所有人为了林家村的基建,都出汗出力,赚取的工分还真不少。
两天后,村民们早早地在村委会门口排队了,林菀虽然到得最晚,可所有人都让她排在第一。
“小菀,我们先要给你两千五百斤的麦种,你辛辛苦苦弄来了这么好的麦种,我们都没有能力给你利息,只能委屈你了。”
小叔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用力鼓掌,没有林菀拿出的巨额钱财来炸山,没有她弄来的优质种子,他们今年哪里能吃饱饭。
林菀笑着接受了,加上她的工分,奶妈的工分,两个人共拿走了三千斤的麦子。
毕竟奶奶和她的工分真的不多,还是叔公有意多给,才能拿到五百斤的麦子。
接下来就是叔公、老师和村里一些骨干了,几乎都拿足了粮食,当然,如果只吃这些细粮,他们肯定是吃不饱的。
但可以去换粗粮呢,一斤麦子可以换四到五斤的高粱,或者红薯也可以,然后去山里打打猎,弄点野味也就不会饿肚子。′<幻@想±-?姬e (?{无?错[内\?%容±¢
至于钱,村里拿得最多的是林冲,半年的功夫足足赚了两千个工分,换了粮食后,剩下的工分还能换二十多块钱。
终于轮到林家大房了,大伯母排在第一个,她一直在生气,她可是林家的长房嫡长媳,可她居然没有被安排在前面领取粮食。
林建国斜睨了她一眼,翻开工分本后,眉头都皱了起来。
从今年三月底到现在,林家大房的表现可是太差劲了,除了林海,哪怕每个月都有做老师的工分,可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劳动。
可这个长房媳妇,她的总工分才六百多个,这些工分换成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