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乍破惊鸿梦,金枝敢护九重天。”
诗句一出,殿内顿时寂然。群臣相顾失色,继而纷纷拊掌赞叹。太傅谢墨渊连声赞道:“公主此诗,既应景又显气魄,妙哉!妙哉!”
启明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微微颔首:“依依此诗,甚合朕意。”他举起酒杯,对群臣道,“诸卿,共饮此杯,为公主贺!”
群臣齐声应和,纷纷举杯:“为公主贺!”
启明帝目光扫过众人,抬手示意,两名内侍立刻捧出一面西域进贡的鎏金菱花镜。镜面光滑如月,边缘镶嵌着繁复的葡萄纹,在烛光下泛着幽幽金光。
“最后一题,以此镜为引。”启明帝声音沉稳,目光深邃。
婉儿凝视镜中容颜,指尖轻抚鬓边金钗,唇角微扬,吟道:
“菱花映朱颜,青丝绾君心。
莫道颜色改,长门锁春深。”
启明帝听罢,神色一滞,忽想起陈皇后巫蛊旧事,眼底寒霜骤起,脸色阴沉。
依依缓缓伸手,指尖轻触镜面。铜黄的镜面上,仿佛浮现出母妃咳血时仍对她微笑的面容。她心中一痛,眼眶微红,闭目片刻,再开口时,嗓音清越如碎玉:
“菱花照铁衣,红妆换吴钩。
未老山河在,誓教胡马愁!”
“好一个誓教胡马愁!”镇北将军吕元霸猛地起身,甲胄铿锵作响。老臣们交换眼神,满是惊讶与赞赏,仿佛看到将士们请缨出征的飒爽英姿。启明帝抚掌大笑,脸上满是欣慰。
突然,一名小太监慌张跑入,扑通跪地,声音颤抖:“陛下,大事不好!边境急报,匈奴大军近日调动频繁,似有大规模进犯之意!”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大殿内一片哗然。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小太监,神色各异。
依依心中猛地一紧,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笔,脑海中浮现那句“未老山河在,誓教胡马愁”,心中泛起一阵寒意——难道自己一语成谶?
启明帝一听匈奴异动,神色瞬间凝重,他深知边境局势危急,一刻也耽搁不得。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玉瑶贵妃身上,沉声道:“爱妃素来通晓诗书,又深得朕心,诗赛便由你来主持。”说罢,便带着群臣匆匆离去。
玉瑶贵妃起身行礼,温婉应道:“臣妾遵旨。”她眉眼含笑,语气从容,缓步走到殿中央。
她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诸位,时辰已然不早,今番诗赛便作罢论。诗者,贵在用典。依依之诗,虽应景巧妙,却少了几分厚重。婉儿诗中有典可溯,既有豪情,又有深意,实乃佳作。因此,本宫宣布,婉儿为此次诗赛魁首。”
依依听闻,心中一沉,眼神里满是失落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