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问道:“正南,可有办法改变此事?”
审配答道:“民间如此,并非仅因陋习所致,还是因为现实中金钱利益的抉择。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根据汉室税法,产子一岁,辄出口钱。男子可作为劳动力,而女婴却无所产出,被称为赔钱货,人言渭水不洗口赋起,因此关中之地,许多百姓溺杀女婴于渭河,尤其是自灵帝以来,朝廷税赋日渐繁重,横征暴敛。百姓作出如此之事,亦是无奈之举。”
“此乃强词夺理之言!”刘岱道:“现今我卫将军府治下皆施行摊丁入亩,己然不收口赋,只收田税,那些愚夫蠢妇为何还将女婴坠地而弃之?”
刘岱曾派锦衣卫监控自己治下,己确定没有一处再收口赋,并且赋税的总数,不到大汉朝廷的十分之一。
当然,百姓也有了些许储蓄。
刘岱不介意自己治下的百姓逐利,他认为这是人的天性,逐利代表着治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可这并不代表着因为逐利可以泯灭人性,将自己的孩子生生摔死。
审配道:“古往今来,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味的严刑峻法作用不大,反而会使得民心尽失,还望主公三思。”
刘岱思考片刻,说道:“正南,传孤命令,从即日起,卫将军府严查治下所有府兵,自今日以后,家中有生子而不养者,罢黜军籍,永不叙用。^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平民百姓有生而不养者,三代之内,其家族从军、从政、从教者全部弃用!且其父母罚徭役三年,绝不姑息!!”
“另着功曹严查,并发孤之旨意给治下所有官吏,申明此事的重要性,孤在此定下条例,一村但凡三户以上百姓弃婴,乡长立即免职!治下有十户以上百姓生女不养,亭长立刻免职。五十户以上,里长免职,百户以上,县令免职,千户以上,郡守免职!!”
“孤就不信了,孤连董卓二十万大军都视若草芥,现在刹不住这股歪风邪气!!”
自二十一世纪而来,见识到许多事情之后,刘岱一首深信不疑,这天下就没有政令贯彻不下去,只有官吏不作为。
刘岱不着眼于逼迫百姓,而是致力于逼迫官吏。
只要官吏肯尽心用命,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那些人甚至可以精确的统计出来每亭每乡每村有多少名孕妇,这些孕妇又是何时生产。
他就不信了,那些普通百姓还敢当着官员的面儿把自己的孩子摔死不成?
作为关西之主,刘岱很清楚,治民之首在于治官,只要让官员顺服,尽心竭力做事,那一切就都可以事半功倍。.d~i\n·g^d?i_a*n/k′a.n.s¨h!u~.~c+o*m¨
想到这里,刘岱暗暗松了一口气。
府兵之家弃婴,军籍会被立刻罢黜,想来没有人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平民百姓但凡有所追求的,或是想要从军,或是想要从政,都会停止弃婴。
就算他们一无所求,但有乡亭里的官吏死死盯着,他们也没机会弃婴。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卫将军府治下的弃婴之风,想必会得到极大的遏止。
不过刘岱心里也清楚,弃婴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个经济问题。
若是人人家中富足,得以温饱,又有哪个父母会狠心将自己的儿女就这么丢弃呢?
可人人得以温饱,何其难也?
即便是在后世的大天朝,也是在二十一世纪前叶,才堪堪实现了这一目标。
刘岱感觉有些头疼。
..............
“报!!”
一日,刘岱正于卫将军府众文臣研究赈灾之策时,有传令兵走进,道:“禀主公,有荆州使者在门外求见。”
“荆州使者?刘景升的人己经到了吗?”刘岱道:“让他进来吧!”
几日前他就知道这个消息了,因此并不惊讶。
在让一旁的亲卫拱手道:“诺!!”
不久之后,一个身穿青色锦袍的男子走了进来,拱手行礼道:“刘荆州麾下治中从事邓羲,见过卫将军!!”
刘岱脸上露出笑意:“原来是邓子义当面,快快请起,不知景升兄派你来我关西所为何事?”
邓羲道:“我主欲与卫将军谈一笔交易。”
刘岱轻笑:“不知刘荆州欲与孤谈何交易?”
邓羲道:“主公想要出兵收复南阳,欲以粮草三十万石交易于卫将军皮甲一万套,长矛十万根,橹盾一万张,战马三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