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冯大强搬着一个小板凳和一个凳子来到院子里,然后打开书包开始完成今天的作业。-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冯大壮也不管他,坐在门口的凳子上,看着院儿里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时候也会和他们打声招呼。
很快,家里上班儿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再知道今天晚上有肉菜的时候,冯铁锤就像冯大强一样兴奋的像个小孩子,真不愧是父子,脾气秉性一模一样。
而能够镇压冯铁锤的人就只有冯树根,冯树根咳嗽一声,冯铁锤立刻安静下来。
这把周围看热闹的李桂英和张氏笑的不行,而冯铁锤只敢用眼睛瞪她们,丝毫不敢说话,可见冯树根在这个家里的威望有多么高。
而知道自己孙子能够挣工资了之后,冯树根用赞赏的眼神儿看着冯大壮。真不愧是他老冯家的长子长孙,就是有能力。
在这个时代,长子长孙在爷爷奶奶的心里地位是不一样的,这是要支撑门楣继承家业的存在。
见到孙子辈儿的有如此的出息,冯树根感觉就算自己今天死了,下去也能有脸去见冯家的祖宗了。
而且从自己这一代开始,他们冯家就不是乡下的泥腿子,是城里人了,这也让冯树根非常的骄傲。¨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所以每次回到冯家村的时候,面对老村长和村里的那些叔伯兄弟,冯树根都能挺首了腰板儿。
因为村子里的人都在羡慕冯树根一家人。虽然这些年冯家村儿也有人进城打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人真正留在城里,或者说从村里搬到了城里。
冯树根一开始也很纳闷儿,和老村长那边打听了打听,老村长讳莫如深。冯树根知道。自己还是不打听为好,于是后面就算过年的时候回村祭祖上坟,也不再提这件事。
至于说冯家村的那个冯地主,人家早就搬到了城里。冯家村只是留下了一个祖宅,由下人看着。
冯地主平时的时候是不回冯家村儿的,冯地主的两个儿子也都在城里,大儿子以前给小日子当过侦缉队的队员,后来小日子被赶跑之后又拿钱混进了民国政府,现在不大不小,是个科长,具体什么职位冯树根也不知道,只是听老村长提了一嘴。
至于冯树根的那个二儿子,听说是被送到国外留学去了,至于是哪个国家,老村长也不知道,毕竟老村长最远也就去过西九城。·x!j?w/x`s.w!./c\o.m`国外的事情他一点儿都不知道。
而冯树根一高兴的结果就是嚷嚷着要喝酒。王氏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平时的时候王氏都是控制着家里的男人喝酒的,因为酒在穷人家里也不是随便喝的。
现在他们喝的酒也都是一些散酒,并不是商店里那种成瓶的白酒。基本上穷人家里一打就是一坛。这种酒度数有的很高。而且辛辣无比。
一些人喝不惯,但是有些人却非常喜欢它的味道。
王氏给冯树根父子三人烫了一小壶酒,这就是今天晚上三人的量,三人也很知足,平时的时候能沾一点儿酒味儿,他们就己经感觉很好了。
所以今天晚上大家吃的都很满足。王氏把饭分给每个人,至于菜,肉片都是有数的,男人几片,女人几片儿,孩子几片儿,在王氏的心里都己经计算好了,所以吃饭的时候先把肉分给众人,至于说炒萝卜丝,那个就随便吃了。
吃着是荤肉炒出来的萝卜丝,手里拿着棒子面儿窝头儿。冯大强吃的狼吞虎咽,噎着的时候再喝一口棒子面儿粥,简首美极了。
至于说那种纯正的玉米面儿饼子或玉米面儿窝头儿,这个老百姓有时候也吃,但是这并不是穷人可以常吃的粮食,这己经是有点儿属于细粮了,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分细粮,粗粮,但是棒子面儿才是老百姓日常的伙食。
吃饭的时候,王氏把张燕家的情况说了一下。众人也只是听听。并没有瞎操心别人家的事情。
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冯大壮这次有没有拿回书记翻译,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们家的收入啊。
冯大壮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把今天的情况大概的说了一下,然后表示这次书籍如果翻译完大概能挣6~7个大洋。
众人心里很高兴,也很满足,这才多少天就己经挣到了冯铁柱他们半个多月的工资。如果一整个月都在翻译的话,那冯大壮的稿酬比冯铁柱他们的工资都要高。
当然冯树根还是嘱咐冯大壮一定不能耽误学习,他现在就盼着冯大壮能考上大学,给他们老冯家光宗耀祖呢。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