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厚道地笑了起来。后来看他改良好似乎很可入口的样子,纷纷要求照方抓药,一尝之下都呼美妙,后来竟然成为奥运会期间雅典的时尚饮品。可能后世王月生在超市买到的希腊酸奶就是他在前世的改良版。
一碗酸酸甜甜的酸奶下肚,王月生觉得胃口大开,于是决定尝试一下旁边摊上闻着不错的穆萨卡。穆萨卡原为阿拉伯语“musaqqa’a”(冷食),指中东地区的冷茄泥。奥斯曼帝国时期传入希腊,早期版本是茄子炖肉沫,无顶层芝士酱。19世纪希腊厨师开始加入本地食材如橄榄油和香料,等到19世纪中期又加入了刚传入的番茄,更接近土耳其的“patl?can musakka”( 煎茄盒)。小贩将茄子切片油煎,与洋葱、羊肉沫、番茄碎层层叠放,撒上奶酪碎后焖煮,口感湿润油腻,盛在铁盘中递给王月生。王月生感觉此刻自己在吃一盘“茄子炖肉配面包”。后世在西餐厅吃过这道菜啊,小摊上没有条件做分层烘烤,可那标志性的在顶层浇贝夏梅尔酱哪里去了。后来后世查资料时才知道这一做法直到20世纪才由名厨尼古拉斯·策塞门特推广普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月生吃得正香,忽然听到旁边一个很浓重的英国牛津口音问道,“请问这个东西好吃吗?”。
王月生回头一看,见是一位20岁左右游客打扮的年轻人,于是点头示意,说“不错,像普罗旺斯烩菜的东方表亲”。
年轻人被这句话逗笑了,也点了一份,站在旁边吃了起来。二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王月生得知这位叫约翰·皮乌斯·博兰,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当时属英国),是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的法学学生,主攻古希腊历史。因对古希腊文化着迷,他这次来进行旅游和学术考察,兼观看一下奥运会。
王月生听说他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就随口说,“我看美国运动员都是从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来的,你们牛津剑桥没来人吗?”
博兰显然不知道这个情况,很好奇地问,“不是政府组织的吗?怎么会都从一两个大学里选?”
王月生则现学现卖道,“奥运会只对业余运动员开放的,昨天还有人告诉我,意大利因为派了职业运动员参赛,整个国家队都被禁赛了(其实是不实的传言)”。
博兰一听,很感兴趣,说“早知道我就报名网球了,我可是网球小天才,在英国时都是走到哪里网球拍背到哪里的”。随即想了想,又垂头丧气地说,“可是我没报名啊,这次来希腊,也没带球拍和运动鞋”。
王月生大大咧咧地说“相逢即是有缘,报名的事情我来想办法。至于球拍和运动鞋”,王月生想用自己的贵宾身份看看能不能在报名上给点帮助,但球拍和鞋自己也没有啊。没想到博兰大喜过望地说,“能帮助报名就可以。我有个朋友乔治·罗伯逊在这里当外交官,他也是个体育迷,我去找他借肯定可以”。
于是二人商定第二天在赛场见。王月生本以为加塞报名还要动用什么关系,没想到跟组委会一说就同意了,甚至还表现得很热情。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项目报名参加的人数不够,组委会正头疼呢。
到了约定的入口,果然见到博兰已等在那里。王月生告诉他报名参赛已没有问题了,博兰高兴地跳了起来,跃跃欲试就要去比赛。可王月生把他拦了下来,指着他的日常长裤和皮鞋问,“你就准备穿这身比赛?”
“嗨,别提了,我那个外交官朋友的衣服都不合我身,”然后还举了举手中的一个木制旧款网球拍,“好在他知道哪里有卖,陪我去买了一把”。王月生顿觉满头黑线。
没想到这个家伙实力非凡,一路过关斩将,先是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希腊选手康斯坦丁诺斯·帕斯帕蒂斯,与希腊裔埃及商人运动员迪米特里奥斯·卡斯达格利斯争夺冠军。博兰使用当时罕见的底线抽击战术,战胜了对手的传统截击打法,以6-2、 6-2轻松取胜,成为奥运会史上首位网球单打冠军。
随后进行的双人比赛中,因参赛人数不足,博兰被组委会随机安排与德国选手弗里德里希·特劳恩组队。问题是这位德国学生是田径选手,且此前在预赛中被淘汰,而且两人不懂对方语言,几乎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制定战术,结果却击败埃及/希腊组合卡斯达格利斯/帕特罗尼科斯,再夺双打金牌。
看到这里,王月生都差点现场报名参赛。但是翻了半天比赛项目,都不是自己擅长的。细细梳理了一下,发现自己身无长技,也就斗地主还行。那个赛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