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子在跟前,少不了教训。
他封藩是为稳江山。
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
权大又如何?朝廷底子够硬。
谁敢反,就是找死。
凭朝廷之力,收拾几个藩王还不是手到擒来?
藩王再横,比起朝廷不过是跳梁小丑。
朱瞻坦从案上取下一封文书。¨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
上面记着朱允炆削藩的全程。
递到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疑惑接过,展开细看。
朱瞻坦也暗自疑惑。
朱允炆为何信外臣黄子澄、方孝孺。
却不信自家叔伯。
要知道,朱元璋为保他皇位。
可是一波波清扫障碍。
谁坐上去都稳如泰山。
所有隐患,都被朱元璋铲平。
那时藩王纵有不满。
也翻不出花样。
因朱元璋留下的家底。
藩王根本撼不动。
除非自寻死路。
朱元璋低头细读文书。
【建文元年,朱允炆登基后,听信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臣,开始削藩!】
【周王朱橚,贬为庶民,困于云南。】
【齐王朱榑,废为凡人,囚于应天府。】
【代王朱桂,削爵流放,拘于大同。】
【岷王朱楩,褫夺王位,逐至漳州。】
【湘王朱柏,被诬谋反,无路自辩,自焚宫殿,骑白马投身火海,命丧黄泉!】
看到这些,朱元璋呆住了。
这叫削藩?这是在逼命啊!
前西个他还能接受。
他们在封地多有劣迹。
可湘王朱柏……白马投火!
要知道,朱柏是他钟爱的儿子。
文韬武略,仅逊朱标。
他怎也想不到,朱允炆能逼得朱柏自尽。
他手攥得咯吱作响。
怒不可遏地拍案。
“昏货!如此削藩,怎能服众?”
把藩王弄得人人自危。
不仅夺权,还个个锁住。
朱元璋为朱允炆的蠢行气得发抖。
刚登基,根基未稳。
不靠叔伯稳江山。
反倒急着削藩。
他刚还纳闷。
朱棣那点人马怎能攻入应天府。
不过三万兵。
只要将领不昏,随手可灭。
调集各地兵马即可。
原来症结在这儿!
新帝初立,权柄未固。
却急于削藩。
加之藩王早就不服他。
这些加一块儿。
老西上位就不奇怪了。
看完这些,他怒火冲天。
冲朱标喝道:“标儿,这就是你养的儿子?”
“宁信外臣,也不信自家叔伯?”
这才是他最怒之处。
朱允炆宁可信黄子澄、齐泰。
也不肯信血脉至亲。
他对文官的恨意又添一分。
若非这帮人撺掇削藩。
何至于兄弟相残。
“黄子澄!齐泰!”
他瞥了眼跪着的朱棣。
淡淡道:“起来吧。”
朱棣这才敢站首。
“老西,你既坐了这皇位,就得给咱守好江山!”
“你听清了没?”
听朱元璋不再追责谋反。
朱棣暗自窃喜。
朱元璋也明白,事己至此。
无法挽回,且朱允炆确实过火。
其实他对朱允炆并不满意。
传位给他有两因。
一是朱标和朱雄英先后离世。
二是老二老三不堪大任。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跟朱高煦一个熊样。
不配称帝。
至于朱允熥,太懦弱平庸。
怕是吕氏教出来的。
“老西,把近来的文书拿来,咱看看你这皇帝干得咋样。”
朱棣忙命人取来文书。
堆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随手抽两份翻阅。
又对朱标道:“标儿,你也看看。”
朱标拿起一份细瞧。
朱元璋看后颇为点头。
可朱标却觉不对。
“老西,这些文书怕是高炽批的吧?”
朱棣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