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排是印着“医用酒精”“药品”“N95口罩”字样的纸皮箱,纸箱上的封条还留有她的亲笔签名。
纸皮箱后面是整整好几排的医疗用品物资,包括常见药品、消毒液、急救包、医用纱布等等;
医疗用品后面的区域堆放着成袋的东北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粉、高粱粉、荞麦粉、番薯粉、绿豆、黄豆等,还有罐装食用油,每样都以吨为单位。
尤其是大米和面粉最多,一袋袋叠起来像是一座座小山,光是大米就有500吨,面粉则有200吨。
还有几箱未拆封的压缩饼干,包装袋上“应急物资”字样格外醒目;
里面靠墙的货架上,各种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照明设备以及各种衣物、布料、鞋子,琳琅满目;
主食右手边的区域占比最大,放着一筐又一筐的蔬菜:土豆、白菜、番薯、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青椒、豆角……
水果相对少一点,每个种类只有一竹筐:苹果、香蕉、橙子、梨、葡萄、猕猴桃、哈密瓜、火龙果、草莓,还有她最爱吃的国产大樱桃。
各种鸡蛋鸭蛋鹅蛋、上千箱子新鲜牛奶、上万箱的矿泉水,以及各种副食品肉类罐头、水果罐头、鱼类罐头;
还有各种各样的牲畜禽类,猪牛头各二十头,全部宰杀干净挂了起来,鸡鸭鹅各五百只,用竹笼分开装着,鱼虾都是活的,用水养着打上汽;
空间有保鲜的效果,无论什么东西放进去,品质和状态能一直保持刚放进去的状态一直不变。
比如放一锅刚煮开的水进去,它就能长期保持刚煮开时的沸点。
靠近右边的货架上,从婴儿用品到儿童用品,再到老人用品,再到色彩鲜艳的各种儿童读物和儿童玩具,分门别类码放整齐。
这些物资都是她为了赈灾用自掏腰包,花了她整整好几百万人民币。
想当初在准备赈灾物资的时候她可谓是查遍各种资料,征求各个专业人士的意见,整整几页A4纸的物资清单,耗尽了她多少心血。
结果还没来得及拿出来捐出去自己便出事了。
想到还等在外面的郑向荣,叶西西没时间细看,便从空间里走到楼上位置再出来,便出现在郑向荣的房间。
在玉坠空间里可以看到外界的环境,还可以通过走动在不同的位置出现。
叶西西进入房间后,二话不说通过碰触物体表面,就可以将东西收入空间,没一会,房间变得空荡荡,她连窗帘都没放过。
接下来就是郑向荣父母的房间,里面的东西看都不看,统统扔到空间里。
不到十分钟,郑家除了客厅的东西,全部被叶西西收走。
她这才从厕所里出来,走到郑向荣面前,“我们走吧。”
郑向荣等得有些不耐烦,站起身头也不回直接朝门口走,“拖拖拉拉,赶紧的。”
叶西西跟在后面,趁他不注意,把客厅里值钱的东西也摸了个遍。
直到两人离开郑家,郑向荣也不知道自己的家里已经被人搬了个空,还喜滋滋的计划着怎样说服朱玉瑶,让她去劝朱月玲钱和金银首饰拿出来。
郑向荣在前面急匆匆的走,巴不得离叶西西越远越好。
两人虽然暗中往来,但明面上仍不敢被人发现,毕竟叶西西是有夫之妇,还没离婚就和他搞在一起,被别人知道的话,他以后也别想在这里混了。
可不能被这个蠢女人连累!
夕阳西下,晚霞绚烂。
叶西西和郑向荣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叶家所在的城南纺织厂家属院,一共住了4户人家,叶家所在的房子是整个大杂院里面积最大的。
一共有两房一厅,还有个杂物室。
到家的时候,朱月玲和朱玉瑶都在,都是刚刚下班的样子,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摘菜,见到叶西西和郑向荣进门,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了然和讽刺。
“西西,怎么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
朱月玲穿着一套蓝色工装,脚上是黑色皮鞋,头发梳成辫子盘在头上,腰板挺得笔直。
一脸的温柔笑意,笑着迎上来。
“哎哟喂,怎么今天向荣哥没有带你去看电影吗?这么早回来呀。”
酸不溜秋的嗓音听着有些刺耳,朱玉瑶身上穿着浅蓝色衬衫,领口翻得挺括,长头发梳成两条麻花辫,辫梢的红头花是当下最流行的长薄纱,打着两个蝴蝶结。
她坐在沙发上动都不动,手上择着青菜。
一双吊梢眼透着刻薄,斜睨向叶西西,像是在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