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 第21章 华筝公主

第21章 华筝公主

如云的雄主。

其中,那位四王爷忽必烈,在鹿清笃所知的历史中,在蒙哥死后,最终将击败所有对手,整合庞大的蒙古帝国,南下覆灭南宋,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大元王朝,成就“南下擒龙,封狼居胥”的旷世功业。

每每念及此处,鹿清笃心头便是一阵沉重。

三个月的光阴,在草原的晨风暮霭中悄然滑过。

鹿清笃的伤势在《先天功》的神妙与华筝提供的珍贵药物双重作用下,已然好了七八成。

他时常寻机会与华筝说话。这位救命恩人公主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哀愁,如同阴云笼罩,让他于心不忍。

她因少年时一句无心之语,背负了害死郭靖母亲的沉重枷锁,一生困囿于愧疚与无望的情愫中,远走西域,郁郁寡欢。

鹿清笃虽不擅安慰人心,更不懂那些花巧的言辞,但他毕竟是全真弟子,深谙道家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道理。他给华筝讲《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讲《庄子》里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讲天地之广大,人生之渺小,讲放下执着,方能得自在。他讲得很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将自己理解的道理娓娓道来。

华筝总是静静地听着,眼神望着远方无垠的草原,或是蒙古包顶透下的天光,偶尔会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鹿清笃知道,这些道理或许无法真正解开她心中那缠绕了数十年的死结,但至少,在她那如同古井般沉寂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些许微澜,让她紧锁的眉头,偶尔能舒展片刻。

“该见的人,都已见过。这草原……终究不再是属于我的地方了。”

这一日,辽阔的草原上,碧空如洗,白云悠悠。

华筝与鹿清笃并辔缓行,驻马在一处缓坡上,望着脚下延伸向天际的碧绿大地,华筝眼神空茫而悠远,声音里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疲惫与释然。

她侧过头,看向身旁已然快要痊愈的年轻人,露出一抹极其淡薄,近乎透明的微笑,“经此一别,我大约再也不会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了。”

她的目光又投向南方,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烟雨江南,“鹿道长,这些日子,多谢你时常开解。你的心意,我懂。只是……”

她轻轻摇头,那抹哀愁如同烙印,更深地刻入眼底,“有些事,有些人,早已刻进了骨血里,不是道理能抹去的。放不下,便带着走吧。”

“公主……”

鹿清笃张了张嘴,只觉得喉头有些发堵。他本有许多劝慰的话想说,道家箴言也好,人生感悟也罢,但此刻,面对华筝眼中那沉淀了半生的、近乎绝望的平静哀伤,所有的话语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人心之复杂,情债之沉重,远非他一个未经情事的年轻道士所能真正体会。

她身为蒙古公主,却将一颗心遗落在蒙古帝国最大的敌人身上,更背负着间接害死对方母亲的罪疚……

这其中的撕裂与痛苦,早已超越了爱恨,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华筝从怀中缓缓取出一物。那是一把造型古朴刀鞘与刀柄镶嵌着繁复金丝纹路的蒙古金刀,在阳光下流转着内敛而尊贵的光芒。

正是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为她和郭靖赐婚时,赐予郭靖的信物。

“鹿道长。”

华筝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明日,我会安排一支可靠的队伍,护送你安全返回宋境。临行前,可否……再帮我一个忙?”

鹿清笃神色一肃,在马背上抱拳躬身:“公主于我有再造之恩!但有吩咐,只要不违我护宋之心,不伤及无辜百姓,鹿清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华筝看着他年轻而认真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双手捧着那把沉甸甸的金刀,递到鹿清笃面前,说道:“我这一生,亏欠郭靖太多太多。细想起来,从小到大,总是他在包容我,对我处处忍让,而我……却从未真正给过他什么。”

她的目光温柔地抚过金刀,仿佛透过它看到了遥远的过去,“这把刀,请你替我转交给郭靖。”

她停顿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后面的话:

“告诉他,这是他在蒙古草原上的妹妹,华筝,送给他和黄蓉姑娘的新婚贺礼。虽然,迟到了很多很多年就是了。”

鹿清笃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了这把承载着太多复杂情感与沉重历史的金刀。刀身冰凉,却仿佛带着华筝掌心的余温与那份迟来的、跨越了国仇家恨的祝福。

“公主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