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顾不上什么仪态,朝着李玄机和他身后的贾诩行了一礼,然后撒腿就跑。
这一幕,让李玄机和贾诩面面相觑。
贾诩打趣道:“毅卿啊,你老实说,你对植公子做了什么?他怎么这么怕你?”
李玄机咂咂嘴,“我觉得他不算是怕我,顶多也就是有点恐惧我。”
贾诩一愣,“这不是一个意思吗?算了,不管了,先去找主公吧。”
刚送走曹植,此时曹老板正趴在桌案前,提笔构思一篇长赋,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站住!毅卿,你要是再敢踹门,老夫就把你嵌在这当门板!”
哗啦……
门被猛地推开,李玄机尴尬地笑了笑,“抱歉主公,最近踹门踹习惯了,都成肌肉记忆了。”
贾诩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故事,然后便没好气的挤开李玄机,捧着一摞名册走了进来。
看到有名册,曹老板放下手中毛笔,起身看了看地上那堆名册,“这是什么?”
李玄机咧嘴坏笑,“没什么,生死簿而已。”
曹老板下意识点了点头,“生死簿……你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贾诩踢了一下李玄机的小腿,示意他别乱说,“回主公,这是兖、豫、司隶、冀、并、徐七州的世家名册。”
“雍、凉两地的世家,要么迁走要么消亡,所以没有单独成册,而是编入了司隶那一摞里。”
“名册是按照各世家势力大小排序的,上面记录着他们家族的户籍人口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把这东西称作生死簿也不为过。
唐朝的黄巢,曾因出身低微,在科举时被世家淘汰,因此与世家结下仇怨。
后来黄巢发现,打进长安远比考进长安容易得多,于是他就拿着世家名册,一家一家,从上到下挨个清算!
所以李玄机说这花名册是生死簿,确实有一定道理,毕竟要是这些世家真把他惹恼了,说不定就会有“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举动。
也正是因为黄巢拿着“生死簿”,将大部分世家势力打压下去,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这颗种子才能开花结果。
不然的话,累世公卿的局面恐怕依旧会延续,科举制度也只会沦为一个笑话和摆设,宋朝也就不可能涌现出那么多文人墨客。
所以说,宋朝文化的繁荣,黄巢也算是出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