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326 晋阳密会,杨修带来的震撼
晋阳城内,十几个中年男子正在宴饮。/k·s′j?x-s!w·.^c!o/m?
其中,坐在上首的白发老者尤为显眼,他便是当下弘农杨氏的话事人——杨彪。
杨彪曾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尚书令等要职,地位尊崇无比。
然而如今,杨彪虽地位依旧颇高,但权力已被曹老板剥夺,只能贬回家中安度晚年。
杨彪是刘协的忠实拥护者,以前没少给曹老板使绊子,可即便如此,曹老板也只是将他贬谪。
究其原因,是弘农杨氏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弘农杨氏的发家比汝南袁氏还要早。
西汉时期,杨敞就被汉昭帝任命为丞相,从而奠定了家族的根基。
杨氏虽出身并非名门,但凭借自身的学问与德行,深受世人敬重。
这种显赫一直延续到唐朝,可惜后来遇上了黄巢,才终结了其世家的辉煌。
不过即便如此,弘农杨氏依旧声势不凡,虽不复往昔盛况,但也远非普通百姓可比。
王烨端起酒樽,遥遥敬了一杯酒,“太尉大人,今日召集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杨彪环顾众人,随后轻轻拍了拍手。
紧接着,一名三十岁上下的青年领着几名侍女,手捧托盘步入厅中。?E?+_Z&小e说[网>,¨ @¥首·发,°[
托盘上摆放着一个个牌位,上面写着:河东崔氏、濮阳陈氏……
赫然都是被李玄机或灭族,或强制拆分打散的世家。
这些世家在地方上都堪称巨擘,但与今日参加宴会的世家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随着牌位逐一展现,众人渐渐发现,弘农杨氏的牌位竟然也在其中。
众人满心疑惑,纷纷询问:“太尉大人,这是……”
杨彪老泪纵横,用衣袖擦拭着泪水,“老夫这是提前为我杨家立个牌位罢了。若任由那杀星继续如此,恐我杨氏离除名之日也不远了。”
“太尉言重了,那李玄机不过是年轻后生,就算当下强势,也不过一时之气数。若我等蛰伏几十年,待那时,他又能奈我等如何?”
“赵先生所言极是。这天下并非天下人的天下,也不是天子一人的天下,而是我们这些血脉尊贵、统治万民之人的天下。”
“没错,我赞同李先生的说法。即便日后曹操想要称帝,不还是得仰仗我们吗?他们能靠武力平定天下,难道还能靠武力治理天下不成?”
“王先生此言差矣,恐怕正是曹操的纵容,才使得李玄机如此胆大妄为。?Dμ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杨修面带微笑,缓缓开口说道。
“你是……”
杨修赶忙躬身行礼:“在下杨修。”
杨彪指着杨修,满脸骄傲道:“正是犬子。”
袁氏的代表看向杨修,“德祖,你不是在许昌任职吗?何时回来的?”
“舅父容禀,修昨日才回到家中,过不了几日便要返回许昌继续任职。我本是回家探望父亲,不想碰上此事,便留了下来。”
接着,杨修开始向众人讲述自己在许昌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
“诸位皆是修的长辈,所以修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可以将许昌的见闻说与诸位叔父,供大家思考。”
“自从我任职以来,曹操在冀、青、兖、豫、徐等地一共建立了十几座书院。”
“书院中的书籍大多由曹操提供,其中不少是昔日大儒蔡邕先生的藏书,还有以前洛阳所藏之书。”
王槐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抬头道:“怪哉!洛阳的书简是在讨伐董卓时所得,而昔日蔡邕的书简大多已遗失损毁,曹操又是从何得来的?”
杨修回道:“是李玄机。”
“李玄机的妻子之一便是蔡邕的长女,早有传言说此女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些藏书,恐怕就是她默写的。”
王槐点了点头,却又突然笑了,“那又怎样?想要培养出足够的人才,可不是靠那几本竹简就能实现的。”
杨修从怀里掏出一本《公羊传》,这本书竟是由白纸制成。
早在十多年前,白纸就已在市面上出现,只是数量极为稀少,据说因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所以产量有限。
一直以来,即便是众多世家,也只是买上一沓纸,用来抄录家中重要典籍,日常记录依旧使用竹简。
杨修晃了晃手中的书册,“诸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