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番。
吃完了最后一粒大米,她拿着从床底下地砖里撬出来的巨款(一吊半钱),背上一个大竹篓。
和邻居家的马大婶一起去镇上集市采买,当然也带上了对方的一双儿女,兰花和五岁的虎子。
镇上离她们村不远,大约西五里地,一行人就没坐牛车,一路说说笑笑的倒也很快就到了。
镇上专门的有一个大场地是集会的地点,从各个村镇过来的小商贩都会在那里摆摊。
远远的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
集会摆的像她小时候农村赶集那样,卖菜的都在一起,卖肉的,买鸡鸭鱼的就在卖菜边上,旁边还有卖调味料的。
另一边则是卖布匹,卖衣裳鞋子的,卖零嘴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进集会的路两边还有卖各种吃食的,有馄饨摊,炊饼摊,有包子摊,有粥摊,有羊肉面摊,
还真有人扛着扎满了草垛子的糖葫芦在叫卖。
陈安安这次是大采购。在卖布匹的摊主上买了一匹靛蓝色的粗布花了一百三十文,这布要是在前边的铺子里要一百五十文。
又买了一匹乌青色的细棉布,花了六百文,这布在铺子里得需七百文。
因着陈安安一次买了两匹布,对方才给她这么便宜。
又在成衣摊那里给陈父和自己各买了一件缊(yun)袍,花了五百文。
一边感叹钱不经花,一边又和商贩讨价还价买了些米面菜,用最后一百五十文买了一块猪板油。
带出去的钱只剩一文钱留着坐牛车,空空的背篓装的满满登登。
背篓里的东西不轻,大概五六十斤的样子,要不是原主力气大加上她上辈子干过农活,还真不一定背的动。
马氏就买的少了,只买了些简单的必备的,看到陈安安的东西多,还拿了几样重的放到自己的背篓里帮她背着。
看到陈安安买的青菜还责怪她乱买,要吃什么首接到她家门口摘去。
陈安安笑着应了,不去反驳,不过她是不好意思白拿人家的东西的,偶尔可以,拿的话肯定是要等价交换的。
只是一行人刚回到村里,就看到大家都乌央乌央的往村西跑。
【我的内心独白:
本书是成长型的,女主一开始不会吊炸天。不会杀伐果断。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才能有观念上的转变。
曾经普通了二十多年的人,也不会一遭穿越就能料事如神,就能变成另外一种性格的。
第一卷是侧重凡尘之事,女主到了修真界就不是了哈,
祝大家看书愉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