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我们为什么要打鬼子呢?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娃娃将来能吃饱饭、穿暖衣,能上学读书,能过上太平日子..."赵刚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仰起脸问:"赵叔叔,等我长大了,也能当八路军吗?"
"当然能!"赵刚摸摸她的头,"到时候咱们的新中国,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
"新中国..."女孩眨着大眼睛,充满向往。
楚云飞默默退开,心中却掀起波澜。这些共产党人不仅着眼当下的战斗,更心怀远大的理想。他们要让孩子们读书,要让妇女解放,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这种胸怀和远见,让楚云飞这个穿越者都感到震撼。
回到住处,楚云飞发现方立功正在油灯下写东西。"参谋长,忙什么呢?"
方立功赶紧起身:"团座,我在整理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八路军的许多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楚云飞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观察心得: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支部建在连上",从"诉苦运动"到"民主评功"...每一条后面都有方立功的批注和思考。
"团长,我有个想法..."方立功犹豫了一下,"等咱们重建358团,是不是也可以...学习一些八路军的做法?比如改善军民关系,加强士兵教育..."
楚云飞没有立即回答。他知道方立功在担心什么——作为晋绥军军官,学习"共军"的做法是大忌。但亲眼目睹了根据地的一切后,他越发确信,这才是中国军队应有的样子。
"不仅要学,还要做得更好。"楚云飞沉声道,"不过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不能让上面察觉。"
方立功眼睛一亮,立即明白了团长的意思。两人促膝长谈至深夜,拟定了详细的整军计划。
时光飞逝,转眼一个月过去。358团的伤员们大多痊愈,楚云飞的腿伤也好得差不多了。这天,李云龙和赵刚设宴为楚云飞饯行——根据地下党传来的情报,阎锡山已经放弃了对楚云飞的"通共"调查,正是358团重返二战区的好时机。
说是宴席,其实不过是几样农家小菜,一壶地瓜烧。但在物资匮乏的敌后,这已是最高规格的招待。
"楚老弟,这杯敬你!"李云龙举起粗瓷碗,"祝你回去重振旗鼓,多杀鬼子!"
"多谢李团长、赵政委这段日子的照顾。"楚云飞真诚地说,"大恩不言谢,他日战场相见,必当并肩杀敌!"
赵刚推了推眼镜:"楚团长,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我们得到情报,日军近期要在晋南搞一次大规模扫荡,重点针对各抗日根据地。如果贵军能在外线配合..."
"没问题!"楚云飞不假思索地答应,"具体如何配合,请赵政委详细说明。"
三人就着油灯研究地图,制定了详细的协同作战计划:358团重返二战区后,将主动请缨担任"剿匪"任务,实则牵制日军兵力;独立团则趁机袭击日军后方据点,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对了,"李云龙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老总让我转交给你的。"
楚云飞接过信,心中疑惑。拆开一看,落款竟然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信中高度赞扬了358团的抗日功绩,并表达了联合抗日的愿望,最后还附了一份日军最新布防图。
"这..."楚云飞震惊不已。这份布防图详尽准确,连日军小队的驻地都标得清清楚楚,绝对是绝密情报。
"老总说了,打鬼子不分党派。"李云龙难得严肃地说,"楚老弟是明白人,该怎么做,你心里有数。"
楚云飞郑重点头,将信贴身收好。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抗日的信念绝不会动摇。
次日黎明,358团整装待发。根据地的乡亲们自发前来送行,有的塞鸡蛋,有的塞布鞋,场面感人至深。
"楚团长,保重!"赵刚紧紧握住楚云飞的手,"希望下次见面,是在打鬼子的战场上!"
李云龙则大大咧咧地拍拍楚云飞的肩:"回去要是有人为难你,就报我李云龙的名字!虽然不一定管用,但吓唬吓唬那些龟孙子还是可以的!"
楚云飞忍俊不禁,心中的离愁别绪也被冲淡了不少。他庄重地向两人敬了个军礼,转身走向等待的队伍。
"出发!目标二战区长官部!"
队伍缓缓开动,渐渐消失在晨雾中。楚云飞骑在马